今天是2020年8月13日, 距离2021年还有140天
今天在刷科一题目的时候,一道题目错了就直接划过了,没有去思考为什么会做错。然后同事过来跟我一起做题,她就会跟我讲:哎,这个是因为是这样子的,然后选这个答案。突然就给到了我启发,跟着这个思维去做题,看到一道题之后就开始去想答案,而不是看答案做题,这样就加入了思考在里面。
下班后我就开始反思自己:大部分时候,都是不带脑袋去思考的,就已经习惯性的不去思考了,所很多情况下都只是完成这个动作,而没有去看实际完成的质量。结果就是总达不到自己的预期,就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而已。
那么要如何去改变呢?
首先,要养成每件事都去思考的思维方式。
大部分人不喜欢思考的原因,可能是小时候的想法总是被忽略,或者是表达自己的想法之后没有获得积极的反馈,导致后来会害怕表述自己的想法,害怕自己的想法不被喜欢,所以采取了沉默的方式。只要是避开去表达,就可以不会出现任何失误了,然后因为不表达,也就渐渐的养成了不思考的习惯。
但是即使不表达,我们依然希望自己能够获得成长,希望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要获得这样的结果,就需要让自己去觉察到,哦,这件事情我又忘记去思考了,然后再去回顾思考。这样练习的次数多了,你就能够在自己遇到事情的时候就能觉察到,然后提醒自己去思考。
其次,要逼迫自己去思考,养成思考的习惯
当遇到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只是看一眼就算了,要用问自己“为什么”的方式来迫使自己进一步的去思考。
比如说我今天开始刷科一的题目的时候,很多的图标看起来都是差不多的,如果我选错了,我也不去思考为什么错了,我就想:错了呀,先刷过去吧,多刷几次就好了。结果这道题因为没有去思考,并没有给我加深印象,如果下次,下下次遇到,我可能还是会选错。
但是如果我去思考了呢?在我同事过来给了我启发后,我看到两张人形过斑马线的图片,我脑海里的第一个答案都是人行道,结果一个对了,一个错了。我就开始想:为什么会错了呢?然后 我找出两张图对比了一下,哦,原来行人是三角形黄底的,人行横道是正方蓝底白色的。这样下次再遇到,就不会再选错了。
第三,思考不能一次到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思考
如果遇到的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有些东西思考的不够全面,或者只能思考到表现的东西,那么就要要求自己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多查找资料或者找人请教,咨询。
多问自己为什么,还可以5W1H的方法,直到找到最关键的答案。
生活中的任何一件小事情,只要是带着觉知去观察和思考,都能找到原因和答案,然后再把这个答案应用到我生活中去改善生活,去一点点的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