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经典同行的日子
九7 崔茜寒
水,是李白笔下“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雄浑壮阔;花,是周敦颐诗中“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清雅高洁。诗画交融,是经典的独特魅力;而经典映照生活,则是对其内涵的深度延展。
读书日那天,对于不喜读书的我而言,实在提不起兴致。李白的浪漫,苏轼的豪放,于我皆是未知。“同学,大家都在读书,你在做什么?”当我手持习题,撞上语文老师疑惑的目光,瞬间一阵慌乱。我手忙脚乱地在书包里翻找,掏出那本满是生僻字、枯燥乏味的先秦散文。随意翻阅时,《邹忌讽齐王纳谏》映入眼帘。起初,只是名字吸引了我,深入阅读后,竟被深深吸引。那些拗口的文言文,似神秘符号,在我脑海中渐渐清晰,邹忌以小见大、勇于进谏的情节,让我仿佛置身于古代朝堂。
午后,阳光洒满教室,我正沉浸在喜欢的数学课中。数学老师响亮的声音传来:“× = 3。”我心中一紧,仔细运算,发现与算式对不上。这时,同桌轻轻拍我:“你看,老师是不是算错了?”我点头回应:“我也觉得不对。”“要不要告诉老师?”“算了吧,我也不确定,而且大家都没发现。上次我提错问题,多尴尬,可不想再来一回。”同桌的犹豫,也让我心生顾虑。但再次验算后,我确定数字有误。一横心,我举起了手,向老师说明情况。老师重新计算后,确认了错误。“这题我算错了,大家要向这位同学学习,敢于质疑!”同学们投来赞许目光,只有我清楚,这是一场与内心纠结斗争的无声战役。
回忆如车轮回转,思绪回到原点。此时,我好似邹忌,若不是他勇于进谏,哪能换来齐国“皆朝于齐”的盛景。老师则如齐王,能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善于倾听建议。我顿悟,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正如同邹忌与齐王这般吗?
此刻,我仿佛能看见古诗中的花草树木,感知它们的呼吸。这些美好,被诗人化作“书签”,永存于经典之中。与经典同行的日子里,我在经典这面镜子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听到了心灵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