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忏悔录》读书笔记6

生命向我们隐瞒了什么

苏格拉底在临终时说:“我们这些热爱真理的人,在生命中追求什么?是为了摆脱肉体以及肉体生命所产生的一切罪恶。如果是这样,当死神来临时,我们能不高兴吗?”“智者用尽一生一世来将死亡寻找,所以死亡没有让他们畏惧。”

叔本华说:“认识到世界内在的本质是意志,并在一切现象中-从无知觉的自然力的无意识企图到人的完全有意识的活动,只承认这种意志的具体性,我们就不能回避一个结果,即随着意志的任意否定和自我消亡,因果关系的多样性也将消失,随同形式一起,意志具有空间和时间这种一般形式的一切现象也将消失,结果是世界的最终的基本形式-主体和客体也消失了。没有意志,没有表象,也就没有世界。在我们面前就只有空无。当是抗拒像寂灭转化,亦即我们的天性,也不过是这种构成我们自身和我们世界的生存意志。我们这样害怕寂灭,或者换一种说法,我们这样想活着,这只意味着我们本身就是这种生存的愿望,除此以外我们一无所知。因此,对我们这些还充满意志的人来说,意志完全消亡之后,剩下的当然是空无。与此相反,对于意志发生了变化并已消亡的那些人来说,我们这一非常现实的世界,连同他们所有的太阳和银河,都是虚无。”

所罗门说:“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人一切的忙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什么益处呢?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球永远长存……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岂有一件事人能指着说,这是新的?哪知,在我们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之。已过的世代无人纪念;将来的世代后人也不纪念。我传道者在耶路撒冷做过以色列的王。我专心用智慧寻求查究天下所做的一切事,乃知神叫世人所历练的,是极重的劳苦。我见日光之下所做的一切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我心里议论说,我得了大智慧,胜过我以前在耶路撒冷的众人,而且我心里经历智慧和知识的事。我又专心查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至这也是捕风。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烦恼;增加知识,就增加忧伤。”

释迦摩尼在生活中找不到安慰,认定生命就是最大的恶。他把全部精力用在超脱世俗和普渡众生上,而且要死后任何时候也不能重生,把生命之树连根拔除。所有的印度先贤都是这样说的。

这就是人类真理在回答生命问题时所给出的直白答案。这些智者说的和普通人说的、想的、感觉到的一样。托尔斯泰也是这样想的。他在知识中徘徊不仅没有把他从绝望中拉回来,反而更加绝望了。

已经没有什么好骗自己的了。一切都是虚空,没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才是幸福的。死比生好,必须摆脱生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记忆里,幼时自家的菜园子中,春夏秋冬,各种菜品,琳琅满目。而番茄,在记忆里尤为深刻,是我儿时的饕餮盛果。既可以解渴...
    毛桐阅读 4,346评论 10 13
  • 网上的答案: 3.假设今天你开了一家经营生鲜品类的淘宝店,你怎么获取第一批用户,并能够运营起来? 首先明确用户类型...
    taociniren阅读 2,880评论 0 8
  • 今天最主要是学习C语言的历史和一些基础知识,同时一些注意事项。Ps:毕竟是一只孤独的丑小鸭,不知道哪些是重点,只能...
    重耳兄阅读 4,088评论 6 6
  • 文/小谈话 走至堂屋,只见小丫头丰儿坐在凤姐的房门槛上,见周瑞家的来了,连忙摆手儿叫他往东屋去。周瑞家的会意,忙蹑...
    小踏花阅读 7,229评论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