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虫不可语冰

首先,分享一个故事。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门外扫地,来了一个客人问他:“你是谁啊?”

他很自豪地说:“我是孔先生的弟子!”

客人就说,“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

学生很高兴的说:“可以啊!”他心想:你大概要出什么奇怪的问题吧?

客人问:“一年到底有几季啊?”

学生心想,这种问题还要问吗?于是便回答道:“春夏秋冬四季。”

客人摇摇头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哎,你搞错了,四季!”

“三季!”

最后两个人争执不下,就决定打赌:如果是四季,客人向学生磕三个头。如果是三季,学生向客人磕三个头。

孔子的学生心想自己这次赢定了,于是准备带客人去见老师孔子。

正巧这时孔子从屋里走出来,学生上前问道:“老师,一年有几季啊?”

孔子看了一眼客人,说:“一年有三季。”

这个学生快吓昏了,可是他不敢马上问。

客人马上说:“磕头磕头!”

学生没办法,只好乖乖磕了三个头。

客人走了以后,学生迫不及待地问孔子:“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您怎么说三季呢?”

孔子说:“你没看到刚才那个人全身都是绿色的吗?他是蚂蚱,蚂蚱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从来没见过冬天,你讲三季他会满意,你讲四季吵到晚上都讲不通。你吃亏,磕三个头,无所谓。”

这个故事不管是真是假,对我们都非常管用。只要你会用,你可以多活十年!以前看到那些不讲理的人我们会生气,现在不会了,心想那是“三季人”,就不往心里去了。

这个世界上“三季人”太多了。

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凡夫不可语道。

之前有看过这句话,但是印象不深刻。今天,朋友给我讲述这么一个故事后,它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当我现在写这篇文章说出这些话时,也许我有意无意之间就成了“三季人”。唯一值得庆幸的一点是,我还有自知之明。

通过它,我明白了这么一些道理:

第一、四海之内不能皆朋友,只有知识水平和思想境界在同一层面上的人在一起交流才能产生共鸣,达到共识。就比如我说读书好,你却说读书没用,这两类人就无法结交成为好朋友。

第二、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个人的格局至关重要,你若把自己局限于你自身仅仅了解的,你就有可能把真理置之门外。

第三、生活在这个世界,总避不了交流,于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是“三季人”,不怕自己无知,只怕自己无知还自大且不自知。所以,不争就是慈悲,不辩便是智慧。

第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对于你所认为的不可理喻之人,暂且包容,且作为沉默的大多数又何尝不好呢?

第五、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句话不一定就是贬义的,在遇到“三季人”的时候,更多是体现一个随机应变的能力。

活到现在,将近二十年,也算感悟到“人生难逢一知己”之苦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门外扫地,来了一个客人问他:“你是谁呀?” 他很自豪的说:“我是孔子的学生!” 客人就说:...
    盈月满醉阅读 1,584评论 0 0
  • 今晚跟几个闺蜜一起吃了个饭,回到家躺在床上,看了会书,觉得很累很累,脑子开始放空。不知不觉已经拖到了12点,晨读还...
    林妖妖的盛夏光年阅读 1,019评论 6 17
  • 昨天看百家讲坛的一个片段,一个老人在讲故事 ,关于孔子的一个弟子。 说一日孔子的弟子在门前扫地,有一...
    楚凌泽阅读 809评论 0 1
  • 早上看了一个视频,其中就有讲到一个故事。 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弟子在门外扫地,一个人走过来,便问他:“你是谁呢?”这...
    一颗熄灭的星星阅读 376评论 0 0
  • 前段时间一个《百家讲坛》的短视频在网上火了起来,它讲了一个夏虫不可语冰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这个样子的:孔子...
    lucky_luciano阅读 1,857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