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用典的“行业篇”:顺应所在部门领域的行业环境,切入中观场景,以典说“事”,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推动工作,达成目标和任务。包括工作推动、组织管理、精神状态、改革创新、廉洁自律等方面。
13.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范文】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一个民族,人口再多,如果拧不成一股绳,都无法称其为“强大”;一个国家,疆域再大,如果是一盘散沙,都难以被视为“大国”。历史从正反两个方面反复证明一个道理,团结才有力量,内讧必然衰败。(2018年3月29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守望相助的力量无坚不摧》
【典故出处】
语出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故纣之卒,百万之心;武王之卒,三千人皆专而一。故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将卒吏民,动静如身,乃可以应敌合战。”
句中典故的意思是,如果千人同一条心,那么就能发挥千人的力量;如果万人各怀异心,那么连一个人的力量也发挥不出来。
【典故解读】
刘安是西汉时期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刘安召集门客集体编写而成,有内篇21卷,外篇33卷,内容以道家思想为主,同时又夹杂着先秦各家的学说。
《兵略训》 作为一篇军事论文,是后人研究汉代战争思想和理论的重要文献,特别是提出了人民战争的思想,认为战争胜败的根本取决于政治和民心向背,善战者能够让民众为他们的利益而战。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这句话强调了将士同心协力、上下同欲对于战争成败的决定性意义,这段引文还对比了纣王与武王双方将士的精神状态,阐述了纣王虽有百万兵卒,但各不同心,离心离德,最后招致失败;而武王虽然只有三千兵卒,但上下同欲,齐心协力,只要将帅和士兵、官吏和百姓情同手足,密切配合,与敌军决战时,就可以发挥出千人的力量,当然可以无往不胜。
【场景应用】
公文写作中,“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这句典故,可以用来体现团队的精神力量和精神状态,强调只有同心同德,最大限度地调动团队各方积极性,聚合力量,激发士气,方能成事,反之就如一盘散沙,乌合之众,难以成事。
【范文赏析】
人民日报这篇评论员文章阐述的是民族团结精神,文章中引用典故“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从文化和民族发展的历史高度,强调了团结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伟力,绵延数千年,塑造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基础,形成了同心同德、守望相助、齐心协力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才让我们这样一个大国,能够始终拧成一股绳,无坚不摧,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
14.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范文】
坚持干事担事,就要践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勇于担当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担当作为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和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战胜重重困难,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2021年9月14日陕西法制网署名文章《践行“三种精神” 激励干事担事》)
【典故出处】
语出唐朝王昌龄组诗《从军行七首》,“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句中典故的意思是,黄沙万里,身经百战,磨穿了身上的铠甲,但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典故解读】
王昌龄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有“七绝圣手”之誉。“从军行”为乐府古题,内容多为军队战争之事。
《从军行》七首组诗写于唐朝国力强盛时期,当时,唐朝西北边境常有吐蕃、突厥等游牧民族侵扰,将士们希望守卫疆土,平定外族侵略,守护天下太平,这组七绝诗表现了戍边将士的报国壮志,也表达了诗人的崇敬与赞赏之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句诗出自组诗第四首。在这首诗中,前两句借用青海湖、玉门关,凸显了整个西北边境广漠无垠的地域特征,以及将士戍边生活的艰苦和孤寂,这些为后面两句的抒情作了铺垫,再现了将士们矢志不渝保家卫国的崇高精神。
【场景应用】
公文写作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句诗句可以用于工作中,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表现出来的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和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
【范文赏析】
陕西法制网这篇署名文章指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坚持践行勇于担当、真抓实干、反省自躬“三种精神”,抓工作,抓落实,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文章中引用王昌龄的诗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强调的是党员干部要具有勇于担当的精神,把干事担事作为时代使命和人生价值,身先士卒,敢于同一切艰难险阻作斗争,主动作为,切实担负起一名党员干部应有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