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跑的伪新娘
我生长在农村,70后,记得小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很穷,贫穷覆盖了大部农村,物质非常匮乏,一年到头很难吃上几顿好的,小孩穿的衣服也是母亲,用大人不穿的衣服改制而成,读书学习更是随心所意,想去不想去主要看家里忙不忙,如果农忙时,那肯定是去不了,要留在家里帮干农活,学校也好像默认了这种行为,总之,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概念几乎没有,能读完初中在村里就是文化人。
隔壁有一个同姓的叔叔,身强体壮性格非常要强,中年风茂的他做事从不认输,嘴巴是能说会道,加上婶子又给他生两个儿子,生活过的也算滋润,平时走路带风昂首挺胸,在村里有点小高傲,那个时代,在农村谁家没有生一个儿子,出门都抬不起头,有了儿子代表后继有人,谁家儿子多代表人丁兴望,劳动力强,谁家有什么事,他都喜欢乱点江山,不管对错评判一通。
叔叔思想传统,个人主观意识坚定,在家里说一不二,他不喜欢被否定,大儿子叫小明,小儿子叫小军,从小就像母鸡护小鸡仔一样看护,两兄弟对父亲是唯命是图,说东不敢往西,从来不敢反博与背叛,慢慢长大后,同村的年青人都开始走四方,奔前程,小明和小军也很想去外面闯荡一翻,可苦于他爸的威慑不敢造次,只能在村里周围打点零工,
随着时间的流逝,转眼叔叔家的两个儿子也长大,成了年青力壮的小伙,小明其貌不扬,说话还吐字不清节巴,小军长的还行,但性格内向,不爱与人打交道,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村里只有春节时,才会看到很多年青人,平时都是留守老人及妇女,几乎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这时他父亲开始意识到,不能总让兄弟俩,守着家里三亩地务农,支持兄弟二人选择了南下打工赚钱,叔叔亲自带上两儿子,也加入了打工一族,目的地广东深圳,哪里有他们的一个远房表叔,在工厂己工作有几年,混成了一个小领导,刚好厂里业务繁忙订单多,流水线上缺少人手,想到了老家的叔叔及小明小军,就这样父子三人直奔工厂,顺顺利的开始了打工深崖。
在工厂工作时间里,每到发工资的时间,叔叔就要求两兄弟工资上交给他,说帮他们存银行,留着取媳妇用,不能让他俩乱花,每个月每人零花钱只有50元,多一分都没有,还说工厂有吃有喝,你们兄弟俩不抽烟不喝酒,花钱的地方少,日用生活用品我全部买好,兄弟二人是欲哭无泪又无奈。
叔叔当时因为年龄偏大,没能进车间流水线工作,被安排在跟车送货,很是辛苦,时间一长,身体有点吃不消,后来拖老乡又从新找了份工作,在工厂食堂洗菜切菜,这样一来,小军小明也就脱离了他的视线,从身上从没超过50元到可以任意支配工资,兄弟俩高兴的要命。谁曾想到,一到发工资的那一天,表叔的电话就响个不停,要求表叔转话两兄弟,工资必须打到他的存折上,只能留一百元生活用品费用,表叔听到很无奈,知道他的性格,只好劝他兄弟俩,出门在外赚钱不容易,父亲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他们好,好话说了一大堆,望理解。
赚钱的日子过的真快,五年过去了,父子三人也存了些钱,叔叔决定回老家建新房子,迎取未来的儿媳,因为兄弟俩年龄也不小,过了取妻生子的年龄,此时老家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户户都建起二层小楼,和叔叔同年的人都升级做了爷爷,叔叔这样的性格,为了兄弟俩的婚姻大事,心里很着急,怎能心甘落后,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找泥工、木工师傅,商量建房事议,定下工期后马不停蹄开工,几个月时间工期,叔叔忙的昏天黑地,疲惫不堪,房子总算是建好完工,建房这段时间,兄弟俩获得了短暂的自由,但也不敢自由过火,多年被父亲训导的性格,不敢冒险,兄弟俩视金钱如命,特别的抠门,从来不懂付出,只知索取,生怕吃亏上当的性格,导致二人圈子很窄,也没什么朋友。
房子已经装修完成,叔叔非常满意,总算大功告成,紧接着在村里开始张罗儿子的终身大事,首先他找到了村里媒婆,自认为自家条件很好,介绍了兄弟俩人在外的经济收入,性格为人如何如何,还对女方提了各种要求,其实都是一个村里人,他家什么情况谁都知道,媒婆没有办法,只能答应下来,尽力物色符合他要求的女孩。
一段时间后,不见媒婆给回音,叔叔坐不住了,问媒婆是什么情况,到底有没有尽力,媒婆说,村里的女孩没一个愿意,跟你家兄弟俩谈恋爱,更别说结婚过日子,村里现状是女孩少男孩多,还不是以前大家只想生儿子,做B超检查是女孩就做人流,造成现在的这种局面,其它村也是一样,没办法,女孩现在稀缺,要求都很高,要城里有房,还要有车,在外打工的不要,只找当老板做生意的男孩,而且一个女孩几个男孩排队让她选,竞争激烈,不是不安排,实在无招。
听到这里,叔叔心里很不是滋味,感叹世道变了,现在的人怎么那么现实,好像明白了些什么,闷闷不乐的回到家里,因为此时大儿子已经30多岁,小的也有28岁,兄弟俩都没有恋爱过,对于他们有种恨铁不钢的感觉,但又无能为力,时间一长,人变的非常敏感,只要是外出回家的人,叔叔都会热情主动的打招呼,目的只有一个,拜托别人给兄弟俩介绍女朋友,别人又不好当面拒绝,只是表面应付一下,叔叔是个聪明人,知道结果是什么情况,变的整天唉声叹气,一下子人老了好多。
其实中途有一年媒婆也有回消息,告诉叔叔,有一个感情受伤,离过婚的妇女,没有小孩,年龄28岁,可是叔叔他又一脸嫌弃和怀疑,嫌弃别人有个婚史,年龄还偏大,怀疑别人身体不健康之类,最后不了了之。人就这样奇怪,所有行为都是受欲望支配,一但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很痛苦,茶饭不思夜不能寐,一但可以满足,他大脑又变成了放大镜的寻求各种缺点,嫌弃这不好那不好,满足了便又无聊,感觉没那珍贵。
再说小明和小军,接到父亲的命令,除了打工赚钱,最重要的事情是找女朋友回家结婚,想抱孙子做爷爷想法告诉兄弟俩,哥俩又何尝不想呢?有好几次机会,都分别有跟人家女孩出去约会,第一次见面就直裸裸跟人家女孩,聊结婚那档事,吓的人家不知如何是好,又舍不得花钱请客吃饭,怕别人选吃饭的地方太高档,身上没钱买单,又怕钱花了成不事,更舍不得给女孩买礼物,没有讨好别人的情商,总之一句话,心眼太实,根本不了解女性,害怕吃亏上当。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小明已步入中年40多岁,加上说话不利索,外型长的又不咋的,在他父亲心里已经放弃了希望,唯一的指望就是小军,因为小军外在形象还可以,只是性格内向而已,其它都还好,按道理是居家过日子的理想男人,可偏偏就是没人爱。
一天清晨,叔叔去街上买菜,听到了很多人在理论一个消息,隔壁村的有人花钱买了一个媳妇,不是本地人,是外国越南人,还年轻漂亮,这个消息一下子让他眼前一亮,好像抓住了救命稻草,看到了希望,于是他匆匆忙忙的回了家,跟婶子说了一下今天听到的消,,二位老人最终商量决定,去找隔壁村买媳妇的那个人,打探一下还有没有越南姑娘,愿意花钱也买一个儿媳妇。
事不宜迟,主意已定,叔叔到了隔壁村人家,说明来意,别人也理解他的心情,把事情的流程,一五一十从头到尾跟他讲了一遍,因为越南穷,中国富有,越古炎的女孩都想嫁给中国人,通过婚姻来改变自己的穷苦命运,而刚好中国的女孩都很现实,希望找个条件好的,不为物质基础所困,农村的女孩想嫁到镇上,镇上想嫁到县城,县城又往省城嫁,经过层层叠叠的筛选,所有筛选出很多很多的单身汉,甚至一个女人可以离了又嫁,嫁了又离,如此反复把自己当商品一样的推销多次,这样的婚姻观念和标准,都是金钱在丈量,充满了等价交换的你取我需,古话说的好,一个要补锅,一个锅要补,鲜明准确的概括了这次交易。
就这样,通过中间人的介绍,和所为的国际婚姻介绍所取得联系,叔叔把小军的资料上传国际婚姻介绍所,对方很快发来照片,年青漂亮的越南妹,名码实价15万元人民币,不放心可以前期付费10万元,生完孩子再付5万元,其它手续结婚以后慢慢补办,向叔叔承诺,只要你真心诚意对别人好,以心换心,自然而然别人是很愿意和你儿子过日子的,一翻承诺和保障说词,完全推翻了他的戒备之心,人就这样,一但有了稀缺思维,越是缺什么,心里就着急想得什么,叔叔此时此刻已被喜悦充晕了大脑,反复看到了孙子影子,心里无比开心。
按农村的习俗,定好了良辰吉日,也请了所有的亲戚朋友,小军如约而至和越南妹举行了婚礼,刚开始新婚燕尔,小夫妻过的很恩爱甜蜜,越南妹在这边没亲人,语言又不通,只有隔壁村的一个老乡,有时看了可怜,小军就鼓励他去隔壁村找老乡玩,聊天解闷,没过两月,有一天越南妹又去找老乡玩,谁知这一去便不见踪影,隔壁村的男人找到家来,才发现问题不对,发动邻居所有人去找,都没有找到,直到了晚上,不得不选择报警,人民警察赶到村里,先是一通教训,你们的思想愚昧,婚姻怎么可以买卖,对方是什么情况,你们一无所知,只是听婚姻介绍所的一面之词,最后通报定性,这件事情有可能是一个骗局,打着介绍对象的名义,招摇撞骗骗取钱财,针对的对象就是大年龄的单身男人,急于成家的想法给了骗子可乘之机,做完笔录,让他们等候结果。
其实发生这一切的结果,还是没能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小孩是一个人,也是一个自带思想的个体,好比银河系一颗星星,有自己的运行轨道,不能强制的人为改变,只有当星星脱离轨道的时候,你的责任是引导回正常的轨道既可,爱情本质是需要互相吸引,只要你身上有吸引别人的地方,也就是别人需要的地方,你能满足,别人才会跟你结婚一生相随,你男人为要找年青漂亮的女孩,丑的老的为什么不要,因为别人对你没有吸引力,所以,人性自古以来,都是各取所需,等价交换,当你筹码不够,不能提供别人想要价值,哪怕是夫妻,一样会被抛弃,没有所为的忠诚,只是背判的筹码还不够,也没有所为的道德情操,当利益小于道德时,人们便选择道德,把自己标榜的多么高尚有原则,而一但利益大于道理,人们会不加思索选择利益,利益就是更多的筹码,可以实现他想要人生,只有平衡了利益和道德,夫妻关系也好,合作关系也罢,只有建立平等互惠的关系才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