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前就听闻这部《头脑特工队》,但是直到今天才和三岁女儿一起看完了全剧。
剧情很简单,只是大脑中五个主要情绪乐乐,忧忧,怕怕,怒怒,厌厌的跌宕起伏的冒险经历和主人公莱莉从美国西北小城明尼苏达州搬到旧金山后,诸事不顺想独自回明尼苏达州的故事情节。
看完了电影,我却久久不能释怀,也颠覆了我许多的看法。
情绪是没有好坏之分
情绪本无错,只是我们人为给她们赋予优劣,而让孩子们不敢表达自我。
在莱莉的大脑中有一个情绪主控台,里面有她刚出生时的乐乐,忧忧,之后怕怕,怒怒,厌厌相继到来,让房间越来越挤。但是他们的存在,在一定程度着保护着莱莉。
在危险来临,怕怕帮助莱莉停止危险动作;
在莱莉生气时,怒怒帮助莱莉发泄获得注意;
在莱莉参加重要场合,厌厌总会让莱莉更时尚得体;
而莱莉的童年,主管喜乐的乐乐是情绪控制台的大Boss。我们的童年不是如此,无忧无虑更多的是快乐和幸福。
而忧忧却是情绪控制台最不受欢迎的,因为她代表着消极和伤心,代表着不愉快,代表着悲伤。在莱莉从明尼苏达州搬到旧金山后,新环境,新同学,新学校让她不断失衡,忧忧更是控制不住自己想去触碰情绪核心球。但是却被他们屡屡禁止,因为在他们心中,认为快乐才是莱莉拥有的,忧伤是不该触碰莱莉的。
于是莱莉在悲伤时却不能表达出来,苦苦挣扎着,最后让乐乐和忧忧都丢失了。而现实中的我们不也是如此吗?
当我们压抑自己的悲伤,不能释放自己的情绪,要么麻木了,要么身体出现疾病,要么成了抑郁症……
情绪是需要释放出来的,不仅仅是快乐可以笑出来,生气也需要表达出来,悲伤也需要哭出来。
长久以来,悲伤被我们赋予坏情绪的标签,快乐被赋予了好情绪的高帽。于是,莱莉活成了父母眼中的开心果,活宝。
可是当她的悲伤无处安放时,快乐也就没有立足之地了。于是怒怒控制了莱莉的情绪控制台,和爸爸大吵一架后,她的淘气岛、冰球岛、友谊岛、家庭岛、诚实岛相继沦陷了,莱莉偷钱悄悄离家出走了。
当忧忧和乐乐历经磨难返回情绪控制台,忧忧登上了操作台。悲伤让莱莉意识到思念,让莱莉返回了家,让莱莉释放出压抑了许久的失落,伤心。而悲伤也进一步联结了莱莉和父母,让他们敞开心怀,解开了心结,重新拥抱新生活。
悲伤过后,我们才能体会到快乐和喜悦。情绪是我们身体的正常反应,没有优劣的。
一味的堵和压抑只会适得其反,酿成不可挽救的灾难。而我们的疏和引导会帮助我们觉察他们,接纳他们,进而和他们和谐相处。
张德芬在《女性成长课》中讲到觉察情绪流淌身体的过程,体验他们,和他们融为一体,静静的陪伴他们,不论是愤怒还是伤心,就是感受他们流经身体的反应。当我们觉察到他们,就轻轻的告诉自己“我觉察到你了,生气”
也把时间管理训练营中崔崔老师的情绪大宝藏-自我关怀送给看到此文的朋友“睡前抱抱自己,告诉自己”辛苦一天了,我爱真实的你,也接纳真实的你“双手环抱,抚摸下自己的双臂。
成长就是不断断裂,不断联结的过程
在电影中,莱莉的童年是被快乐主导。偶尔被忧忧和怒怒、厌厌、怕怕控制,但是更多的是乐乐。所以她的童年是快乐,她的人格岛主要是淘气岛、冰球岛、友谊岛、家庭岛、诚实岛,而且基本是快乐的记忆。
而当从童年的明尼苏达州搬到旧金山后,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学和家让她伤心失望,愤怒,害怕,厌厌开始轮流掌控她的大脑,她的童年的人格岛相继坍塌了。
当核心记忆球返回,乐乐和忧忧重返主控室一起掌控情绪时,悲伤让莱莉释放和倾诉出来,也让她和父母联结起来。
于是,莱莉的人格岛也开始扩建,重建了争论和平区,每个情绪的控制台也升级了。
我们的大脑如同操作系统,在成长中不断升级迭代。而成长就是不断断裂、重新联结的过程。我们要做的不是避免断裂,而是在断裂后努力重建联结,给孩子补充充足的心理营养。
林文才在《心理营养》讲到,充足的心理营养将会是孩子幸福一生的底层代码。
记忆是在睡眠中强化的
影片的开头,情绪主控台的五个情绪小人每天都会在莱莉入睡后,把她一天的记忆归类入库。
短期记忆放入海马体存储起来,长期记忆放入大脑皮层中永久的储存,而那些重要的记忆则被存储在核心记忆球放在了主控台上。
而睡眠会帮助莱莉强化白天的记忆,帮助莱莉消化归类。但是如果我们不分白天黑夜让孩子的大脑连轴转,就会适得其反导致记忆力衰退。而睡眠是有助于提升孩子的记忆力的,所以不要被市面上的所谓24小时熏陶唬住了。
在影片中,当忧忧和乐乐与莱莉童年的幻想朋友-冰棒开始冒险之旅,踏入潜意识区,奶奶的扫地机、绿色的西兰花、小丑王都让他们瑟瑟发抖。而也正是潜意识的小丑王惊醒了熟睡中的莱莉,启动了火车返回了主控台。
在心理学中,潜意识是有疗愈作用的。当我们挖掘出潜意识并且直面它,好多的心理疾病都会被疗愈了。这也是为什么心理学会用做梦来治愈来访者。
记忆也是用进废退的,大脑中清理记忆的工人,思维火车都是如此形象而贴切。
威林厄姆《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中讲到“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记忆诉诸思考的时候,大脑长期记忆就会储存激活。因为主动意识思考过的事物会储存在长期记忆,思考得越多,越容易被调取。而当我们不经常用的记忆,如同电影中的清理记忆的工人,就会被用进废退,遗忘清楚掉。
我们可以多带孩子去体验、思考,帮助孩子记忆,让孩子的大脑劳逸结合,因为睡眠是可以帮助孩子记忆的。
悲伤的魔力
当乐乐、忧忧和冰棒冒险到童话王国,冰棒的火箭被抛弃了。自以为是的乐乐以为快乐才能拯救冰棒时却无功而返,而忧忧的共情让冰棒放坏大哭,却也让冰棒满血复活,继续探险之旅。
忧忧”我很抱歉他们拿走了你的火箭,拿走了你最爱的东西,一切都无法挽回了。“
冰棒大哭:那是我和莱莉之间最后的信物!
忧忧:你和莱莉一定有过很棒的冒险。
倾听和回应帮助他们重新联结,重新站起来。所以在孩子情绪来临时,先感受再道理吧。
丹尼尔.西格尔在《全脑教养法》讲到大脑分为左右脑,左脑是理智脑住着一位老学究,右脑是情绪脑住着一位艺术家。
当孩子情绪来临时,我们让老学究和艺术家讲道理,艺术家能听进去吗?肯定一言不合。
但是我们先聆听艺术家,共情引导艺术家,先和艺术家套上话,还怕艺术家不听道理吗?
而忧忧就是投其所好,共情冰棒,最后让冰棒重整旗鼓。
童年时期的理智脑还没发育完全,大概要到20岁才会发育好,所以孩子情绪是不受控制的。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就是接纳、理解孩子,帮助孩子释放自己的情绪。
哭泣不是无能,不是消极,不是坏的,是触底反弹的弹力。没有悲伤,何有弹起来的喜悦和惊喜!
情绪是没有对错的,是身体传递给我们的信号,当我们的情绪信号出故障,我们也就失控了。
当我们看见情绪,感受情绪,也就可以接纳它甚至爱上每一种情绪。
影片以乐乐发现核心记忆少不了忧忧而结束了,那么现实中我们发现了忧忧的魔力了吗?
接纳孩子,不仅仅接纳孩子的快乐和喜悦,还有悲伤和愤怒。
我们和孩子的良好的亲子关系如同子宫内胎儿的“脐带”,帮助孩子输送源源不断的心理营养,让他们绽放出生命的五朵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