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Scrum和敏捷的历史发展

Scrum与敏捷的关系

在谈Scrum和敏捷的历史发展之前,我们必须先弄清楚Scrum与敏捷的关系。简单来说:

Scrum是一种敏捷开发方法,而且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敏捷开发方法。

先有Scrum,后有敏捷。更为准确地说,敏捷是一个总结了Scrum等众多轻量级软件开发方法后产生的概念。

所以在谈Scrum和敏捷的历史发展时,我们也会先从Scrum说起。

Scrum的历史发展

Scrum本意:这个词本意是英式橄榄球比赛次要犯规时比赛的两个球队在犯规地点对阵争球。

Scrum应用于产品开发:1986年两位管理学学者竹内弘高和野中郁次郎在总结了当时的一些高科技公司的产品开发方式后发表了《New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Game》的文章,这篇文章首次将Scrum与产品开发联系起来,用来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Scrum开发方法雏形诞生:1990年开始,受《New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Game》启发,并吸收经验主义、精益等思想理念,Ken Schwaber和Jeff Sutherland在不同公司设计并实施了相似的、后来发展成为Scrum的轻量级软件开发方法。

Scrum开发方法正式诞生:1995年,在奥斯汀举办的OOPSLA ’95上,Jeff Sutherland 和Ken Schwaber联合发表了论文,正式提出了Scrum概念,并规范化了Scrum框架。

Scrum开发方法逐渐流行:

一方面Scrum知识体系逐渐完善

2001年,第一本关于Scrum的书《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 with Scrum》诞生;

2002年,Ken Schwaber 和Mike Cohn共同创办了Scrum Alliance,随后几年发布了Scrum Master认证体系及其衍生产品;

2009年,Ken Schwaber离开Scrum联盟,并创立了http://Scrum.org,并推出了PSM认证体系及其衍生产品;

2010年, Jeff Sutherland和Ken Schwaber发布《 Scrum指南》,随后对其逐步更新,建立了全球认可的Scrum知识体系。

另一方面Scrum被更多团队、更多企业所采用

2005年,英国电信(BT)宣称全面推广敏捷方法,规模达千人,标志着大规模敏捷应用逐渐被接受和认可。

2006年,Google、Microsoft、IBM、Amazon、华为等公司在大规模软件开发中开始应用敏捷,掀起敏捷应用热潮。ThoughtWorks主办第一届敏捷中国大会,正式在中国推广敏捷方法。

敏捷的历史发展

敏捷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方法论、过程或框架,而是一组价值观和原则,也就是说它本质上是一个概念。但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提起敏捷,往往指Scrum等具体敏捷开发方法。

敏捷概念提出之前:20世纪80年代,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软件行业蓬勃发展,以瀑布模型为代表的传统软件开发方法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因而产生了“软件危机”。软件行业从业者为了解决这一危机,发明并采用了很多轻量级软件开发方法。

1995年,在OOPSLA‘95 会议上,Sutherland和Schwaber共同发表论文介绍Scrum方法——Scrum诞生。

1996年,Martin Fowler,Kent Beck,Ward Cunmingham将XP方法引入C3项目——XP诞生。

1997年,Alistair Cockburn提出Crystal方法——Crystal方法诞生。

1998年,Jeff DeLuca正式提出FDD方法————FDD方法诞生。

2000年, Martin Fowler 的文章 Continuous Integration 发表——持续集成方法CI诞生。

……

2. 敏捷概念正式提出:2001年2月11日到13日,17位软件开发领域的领军人物(即上述轻量级软件开发方法的代表)聚集在美国犹他州的滑雪胜地雪鸟雪场。经过两天的讨论,全体聚会者提出“敏捷”(Agile)这个概念,以概括一套全新的软件开发价值观,并共同签署《敏捷宣言》将这套价值观传递给世界。

3. 敏捷开发运动的开始:Google、Microsoft、IBM、Amazon、华为等公司在大规模软件开发中开始应用敏捷,掀起敏捷应用热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