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无法做到离开这一切时不哭泣,毫无感觉,不管我是否愿意——我的某一部分将与这一切共存,与他们的分离将意味着我局部的死亡。”——《不安之书》
作者丨谢丹儒
图片丨@小倩__
1.
今天,看到评论区有人说:“别那么悲观……”。
一时间,心中一股暖流流过,温暖莫名,感动莫名。
已经很久没有人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了,很久了。甚至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好像我也渐渐的觉得我不会需要这样的话了。
安慰吗?劝说吗?又或是同情呢?我总是很容易将这些分解开来,唯独忘了体会它。
其实,我明白,我是害怕。我害怕这一切不过是我的自欺欺人,不过是我的自我安慰,而我害怕这样的“谎言”。
过去,我就曾为此做了诸多的傻事:我那样热忱的去回应,细思冥想,将自己的表达一再的诠释;遇到一个对自己好的人,就百般讨好,我害怕失去这份“好”;我很在乎别人的评价,在乎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我迷失在别人的评价中,乐此不彼。
后来,我索性放下这一切,无论是怎样的评价,无论对方说什么,不予置评。
其中,我最害怕的是自己自作多情,也许别人只是想着表达,想着宣泄,想着倾诉,而对于聆听,他们兴许同样习惯了得不到回应。
距离,文字和内心的距离,作者和读者的距离,表达者和聆听者的距离,距离就是一种偏见,一种误读,一种伤害。
我不愿意以这样的方式去伤害任何一个愿意看我文字的人,我也不想被伤害。
说起来,这些本就在预料之中,只不过,我还是不愿意这样。既然我有选择的余地,既然我还可以选择,那么,我没必要冒险。更何况,作品在完成的那一刻,它就已经完成了自己表达的目的,至于其他,没那么重要。过多的奢望是完全没必要的,而且对自己而言,实在是不必要的伤害。
不值得,没必要,毫无意义。
2.
昨天,看到“拉力赛”开始了,莫名心中一动,我想参加。
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一方面,我并不认为我具备这样的资格。倒不是说,参加的资格,我指的是完成它的决心和能力。另一方面,我也并不认为我就真的能够完成它。过往的很多次经历,足够告诉我一些信息,关于对自己的了解和认知——真实的我与想法之间的距离。
所以,明显我是不够的,远远不够。
但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参赛。我想改变。
兴许,内心里也在期待着,期待着这会是一次不错的开始;期待着,期待着这一次能够不一样;期待着,期待着完成这么一项在别人眼中轻而易举,但对于我而言却格外艰难的任务。
是的,我并没有什么自信。
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经历中,我很难从失败中学会什么。当然,如果说劝诫自己不要自以为是,不要盲目自信也算是一种收获的,确实是有的。但此时的我却不想被它所影响。
我知道,这有点冲动,有点自不量力,有点愚蠢。很可能,这一次也不会有什么意外收获,可能我还是会往年的很多次那样再次验证,更加深刻的明白自己的水平。但我就是想要尝试,我不想妥协,我不甘心就这样放弃。
我写了九年有余了,九年的时间,若是将之投入任何一份工作,或者是从事任何一种兴趣活动,也许就不一样了。但写作,写作没那么简单,尤其是想要将写作当成一份事业并让之产生相应的价值。
可是,这就是我的初心啊。
3.
我知道别人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我知道。
答案无非是不值得,无意义,没必要。过去,我也曾这么认为,我认为这样的坚持毫无意义,就像分手的恋人,已经分手之后的挽回和恋爱时的珍惜相比较起来是多么徒劳。
可是,毕竟是不一样的。
感情,若是能够处理得好的话,还是有很大的希望挽回的,毕竟人心是肉长的,人又是那么感性的存在。写作,文字,它很实在,很冰凉,有点过度残酷。它没有什么旧情复燃,没有什么善意的谎言,只有冰冷而残酷的事实。
事实上,理智一再的告诉我最好是远离,逃离得远远的,这样就能够避免受伤了。
最起码,写作并非那么重要,尤其是对于一个尚且不算有天赋的人。我很笨拙,我不应该承受这样的“不可承受”的重负。
是的,我不止一次的这么告诉自己,但每一次我又会涌起新的渴望,不断受伤,不断重新开始,负伤前行,前途一片黑暗依旧义无反顾的继续前行。
在别人看来,显然这是自寻烦恼,我也明白确实如此,但我就是会抑制不住的去想,去做,去尝试,去改变,去接受并重拾起去写的冲动和欲望。
我渴望,这是我初心开始的地方呀!不仅仅是表达,还有渴求。
4.
我很傻不是吗?为这样一件不切实际的事情,为这样一份虚妄的渴望,不应该的。
现实中,我被一再的告知各种应该和不应该,我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和主见,我应该懂得取舍和保持理性。
事实上,我也一次又一次的遵循这样的“应该”和“不应该”。
这样做的结果是,我确实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伤害。只是,这样一来我似乎麻木了。我变得不再敏感,我变得迟钝,变得怯懦,变得自卑,我甚至连正常的生活都无法感知到其中的快乐和满足。我迷失了,我丧失了感知。
在一次又一次遇到好的作品,在一次又一次打击中,在一次又一次饱受自负所带来的沉重,我一次又一次承受着,消化着。我的自信支离破碎,我的内心饱受折磨。我挣扎,我迷茫,我困惑,我失望,我悲观,我不停叹息。
我在做什么?我不停问自己,我在做什么。
可是,这个答案终究只能我自己作答,对于别人的任何回答我都无法接受,既抗拒,也伤感。
我太傻了。是的,连我自己也觉得我太傻了。
但我还是做不到放下,我放不下,我无法取舍,无法判断,无所适从。
正如《不安之书》中所言:“我无法做到离开这一切时不哭泣,毫无感觉,不管我是否愿意——我的某一部分将与这一切共存,与他们的分离将意味着我局部的死亡。”
是的,我无法割舍这一切,这对我而言,太过惨烈,太残酷。
5.
《加勒比海盗》中有这样一段台词:“当然要迷失方向,才能到达一个无人能找到的地方。”
从某种意义而言,我依旧是在逃避,内心渴求到达一个无人能找到的地方,寻一处安谧之处,既是自渡,也是寻求新的希望。
只是,世界那么大,我该何处寻觅呢?
我只能从梦与醉中,从这短暂的失明中去感受,去寻觅,去体验,去玩味自己,作践自己。
谈论初心实在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呢!
那么多年过去,早已千疮百孔,面目全非的初心,即使有幸寻得,可谁又能说它还是原来的那份初心,初心一直在等着我重新将它唤醒。我不应该抱着这样的期望,最起码,相较于众人眼中的大千世界,我寻找的角落是那样的微不足道,且那样孤独而不易理解。
你可能会想,会认为,这样的事情着实犯不着,着实不应该——正好的年纪,一切都是那样的明媚,为何眼中会饱含那么沉重的情绪?
就如《当下的力量》所言:“你可能宁愿在痛苦中,也不愿意冒风险去丢掉你熟悉的不幸自我而跃入一个未知中。”
这一切是多么可笑而愚蠢呢!确实是!
可我还是想,我还是愿意而且会这么去做——因为,这是我初心开始的地方,我既忘不了,也无法遗忘;因为,它早已成为我的一部分,我无法脱离它、无视它,更无法将这一切已经发生的和可以预见的视若无睹;因为,我爱它,那样炽烈而浓郁的爱着它,深情凝视,充斥心灵深处,无法割舍。
这就是我,这就是初心开始的地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