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了保罗柯艾略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后,对老爷子的文笔惊为天人,于是又翻开了《维罗妮卡决定去死》。
老爷子的书有个特色,那便是书中无处不在的人生格言,又或许可以说是心灵鸡汤,在无声中,总有那么两句能打动人心。
在自序中,老爷子说想写一本关于自己在精神病院经历的小说,但是当初做出决定的父亲尚在,于是便借了从女友那里所听到的一个故事为题材,写了这本小说。
所有这本小说中融入了老爷子许多的个人感想,一个经历极其丰富之人的感想,总会对你我有几分帮助,不是么?
小说的故事情节很简单,一个花季少女自杀未果后,进入了精神病院维雷特,同时被医生告知只有几天的生命,由此引发了少女求生的渴望,在与维雷特的几位病人相互纠缠后,得到了心灵的解放,最后重获新生。
简单的故事里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可保罗柯艾略将花季少女的生命缩减到仅有一个星期,强烈和戏剧性的反差,将疯人院中所有人物的想法集中摆到了一起,在深度对比中,在生与死中,探索维罗妮卡人生存在的意义,实在是令人惊叹。
我们先从维雷特中第一个出场的人物来探索自杀少女维罗妮卡的心路历程。
泽蒂卡,是由于抑郁而入院,至于抑郁的原因则是她回想起了过去无望的爱,发现如今的生活根本不是她想要的,失去了继续奋斗的意义。
有意义的生活,这正是每个人所期望的,也是维罗妮卡期望的,可是一成不变的当下以及未来,让维罗妮卡寻找不到方向,于是她陷入了与泽蒂卡相同的情绪中。
不过在一次次休克性疗法中,泽蒂卡的灵魂得到了莫大的解放,让她找到了生命的广度,在一份执着的爱之外,还有新鲜的事物和人值得她去探索和爱。
而同时,维罗妮卡也在死亡的巨大阴影中明悟了自己的生命狭度,在内心深处发现了有趣、疯狂、好奇、大胆,勇于冒险的维罗妮卡。
那么心理历程上的第二位人物就此登场。
玛丽是位奇特的人物,在维雷特她可以随意出入,而在她的内心深处则布满了恐惧感,对平凡、无意义的恐惧感。
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可每个人都在追求与众不同,人们在意他人的目光,在意身上的羁绊。
这种情绪却在维罗妮卡身上消散了,因为她的生命之火只有短短几天可供燃烧了,如果她依旧在意人们的目光,依旧被社会秩序所束缚,那么她的人生注定失去意义,这也是她自杀理由中最为害怕的。
玛丽心中的种子在维罗妮卡强大的求生欲望中得到灌溉,让她得以征服恐惧,那汨汨而出的泉水终于不用流淌到一潭死水中了。
替维罗妮卡彻底解开束缚的人,则是一个封闭了内心世界的俊逸青年,爱德华。
出身豪门的爱德华,未来的一切都被父母规划好了,叛逆的他却因缘巧合读到了空想家们的事迹,于是在内心中构筑了一个天堂倒影,也可以说成是乌托邦吧!
从我这个普通人的角度看来,不管如何解释,他都是一个无法承受生命之重,逃避现实的家伙。
可是维罗妮卡的出现打破了一切。
出于对生命每一分每一秒的珍惜,维罗妮卡决心去享受过去从未尝试过的爱,在爱德华面前演奏超灵的钢琴曲,在爱德华面前放开一切,那无垠的爱意冲开心房,冲开大坝,冲开山川,也冲破了所谓的天堂幻影。
爱,对生命的热爱,对男女的情爱,对亲人的暖爱,让两人解开一切束缚,离开维雷特,在大街小巷,尽情地享受生命之火的热意。
维罗妮卡没有死,一个礼拜的死亡期限不过是医生为了唤回维罗妮卡求生意志的一种疗法。
其实结局在开头大致就有猜测,但看到这一步,心中还是泛起阵阵涟漪,不停地思考生命存在的意义。
其实在阅读《维》的过程中,我想起了米兰昆德拉的《庆祝无意义》。
前者是探讨人生的有意义,而后者则是在追寻无意义的本质。
无意义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秩序,让历史得以顺应时代潮流不停向前涌动。可是秩序同时也限制住了人类追求美的心灵。
不用在意他人的目光,去热爱自己的生命,去珍惜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同时不要畏惧这份爱和热情,因为这世间的大爱正是包容,这或许就是解开束缚的方法。
各位不妨去假设下,如果自己的生命还有七天,那么你会去做什么呢?你会和维罗妮卡一样有勇气么?
真的是个很有趣的命题啊!
当然老爷子的书没那么简单,还有很多神秘符号,比如精神病院维雷特,爱德华的天堂,玛丽的信,泽蒂卡的灵魂出窍,医生的类矾,大家可以更深入的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