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见的很会写作的人要么是经历丰富的人,能写出来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事;要么是很细心的人,能发现很多我们看不到的事;要么是读过很多书的人,旁征博引,讲很多我们不懂的道理。这些其实都是日常的积累。所以写作的第一课,我们先讲讲如何积累这些素材,有什么便捷的方法,甚至临时抱佛脚的方法。
一、笔记法
笔记大家都很了解,就是在本子上记重点或者摘录。跟写作有关的笔记分两种,一种叫读书笔记,一种叫日记。那么该如何做笔记呢?
1、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一般有三种方法,分别是摘要法、感触法、延展法
(1)摘要法
顾名思义就是把文章中好的句子,段落、方法、图标等摘录下来。这是最常见的读书笔记的形式,一本厚厚的书,按照摘要法,只记录要点或者标题,可以迅速的提炼出一本书的骨干。
(2)感触法
是在看书时记录下针对书本内容的感悟,包括注释、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延伸阅读提示、发散思考等等。
(3)延伸法
只记录和感悟还属于对书的表层理解,更深层次的学习应该是延伸式读书笔记。比如看完一本书后,写一篇读书报告,或者就书里的某个问题深入研究后,跟作者的探讨,甚至是一篇书评。
2、日记
这就比较简单,日记不需要太多的文采和雕琢,就是最基本内容的记录,抓住四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就够了,有的人喜欢在日记里记感受,比如今天很不高兴,今天很难过等等,这种呢,建议也能在旁边备注上事件,到底发生了什么引起的情绪,不然以后回头看,可能会一头雾水。
二、采访法
很多人觉得只有记者才会采访,其实不是,我们跟人打听一个事,不知不觉就会用到采访的方法,大家看现在很多访谈节目,感觉两个人在聊天,其实主持人每个问题都是经过设计的,让人不知不觉就进了自己的圈套。我听过一个教播音的老师讲课,他说杨澜就是很厉害的主持人,她跟你聊天,你从来都不觉得她在问你问题,但她已经获得了所有她需要的信息。
采访法获得素材有三个环节,第一、准备;第二、采访;第三、整理。
我们这周如果有时间可以试试看,设计一个问题清单,让父母或者家里的老人回忆一个事情。我们记录下来,整理出来。试试看能不能写出一篇文章。这其实也是写回忆录的方法,很多人的回忆都是这种采访口述的,大家可以试试看。
三、感知法
人有六大感知:眼耳鼻舌身意。分别对应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感觉、心念。一方面,写作需要调动这些器官去搜集信息,另外一方面,经常练习写作也会锻炼这些感觉器官。你会发现,经常写作的人好像感知能力比别人强,能看到别人看不见的东西,感受到别人感觉不到的感情,这其实都得益于写作练习。就好像摄影师更能发现美一样,不是他天生就比别人厉害,而是这个工作本身锻炼了他这种能力。
四、抱佛脚
这应该也是很多人最愿意学的一种方法。什么叫临时抱佛脚呢?其实就是写什么话题找什么内容,而且是临时找,甚至边写边找。
如何通过现有的工具快速搜集素材呢?写作中最常用的网络工具就是搜索引擎一般从搜索引擎中得到的素材有如下几类:
1、 知识素材
不确定的人名、地点、时间、事件等,需要通过搜索引擎找到资料确认的;不确定的词语、原文和用法,需要了解确切意思的;新闻事件、数据、事实、资料,需要核实的。这三类资料都属于能确切找到答案的,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查缺补漏,予以确认。
2、意见及趋势
网络上不但汇集资料,还汇聚了各种意见,对同一个事件,可能有截然不同的评论,综合这些意见和评论,基本上可以比较全面地看到一个事件以及读者和用户对事件的态度。
或者通过微博热搜、新闻排名、24小时搜索关键词了解大家关注的热点。这个对新媒体写作特别有帮助。也是未来写作的一个趋势,叫定制化写作,也就是说,大家爱看什么我写什么,这样比较容易有实效性,容易受到关注。
搜集素材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也是一个培养习惯的过程。以上的四种方法大家心里可以有个印象,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的写作会不断用到这些方法,所以也会不断让大家有锻炼找素材的机会。这是课程的作业,我们就先做一个写作破冰,请大家跟你身边一个有故事的人聊聊天,从他嘴里发现一个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