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河北枣强中学学生王心仪的一篇《感谢贫穷》引发全网关注。王心仪自幼家贫,却一直成绩优异,今年更是以707分的高分被北京大学录取。她在文章中说,“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和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
尽管她的故事足够励志,但“感谢贫穷”这样的措辞,却在网上引起巨大争议,人们批评的核心是,贫穷不值得感谢,它恰恰是苦难的根源。
Part.1
在《感谢贫穷》这篇文章中,王心仪回忆了贫穷生活的苦痛,妈妈体弱多病,姥姥因为没钱医病而去世……但末了她还是发出感慨:“谢谢你,贫穷。”
《感谢贫穷》节选
我清楚地记得那些灰暗的日子里母亲无声又无助的泪水,我也开始明白:谈钱世俗吗?不,并不是的,它给予了我们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也让我们能尽全力去留住那些珍贵的人和物。而这些亦让敏感的我意识到:生活,才刚刚解开她的面纱。
……
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夺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
感谢贫穷,你让我领悟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你让我和玩具、零食、游戏彻底绝缘,却同时让我拥抱到了更美好的世界。
谢谢你,贫穷,你让我能够零距离地接触自然的美丽与奇妙,享受这上天的恩惠与祝福。我是土地的儿女,也深深地爱恋着脚下坚实与质朴的黄土地;我从卑微处走来,亦从卑微之处汲取生命的养分。
我来自一个普通但对教育与知识充满执念的家庭。母亲说过,这是一条通向更广阔世界的路。从那时起,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便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中。
感谢贫穷,你赋予我生生不息的希望与永不低头的气量。农人们都知道,播种的时候将种子埋在土里后重重的踩上一脚。第一次去播种,我也很奇怪,踩得这么实,苗怎么还能再破土而出?可母亲告诉我,土松,苗反而会出不来,破土之前遇到坚实的土壤,才能让苗更茁壮地成长。长大后,当我再次回忆起这些话,才知道自己也正是如此了。
Part.2
读完文章,不难发现,王心仪对贫穷的感谢是真诚的,朴实的,这来源于母亲对她的正面教育和引导。但我们却有必要明示,她的“感谢贫穷”,并非感谢“贫穷”本身,而是感谢贫穷带给她向上的力量。唯有明确了这一点,才能公允地谈论这篇文章,又不致对王心仪造成舆论压力。
如今的情势,已大大超出她的意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她称,“让我有一点点失措,非常的失措吧。”可见,文章的裂变式传播,给她带来了一定困扰。
说真的,“感谢贫穷”式的教育对于“七零、八零后”来说是熟悉的,这与我们从小接受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式的苦难教育一脉相承。长大之后发现,这其实是一种“语言套路”。
今年年初走红的“冰花”男孩,媒体报道中就有这样一句话:“你吃过的苦将会照亮你未来的路”。这何尝不是“感谢贫穷”的另一种表达?
更有家长看完此文,认为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不高,皆因生活太富足了,这,便是对于这篇文章最大的误读。
贫穷并不是一种美好的体验,它几乎就等于窘迫,等于捉襟见肘,从心理学层面来说,这种童年的窘迫感,很可能会伴随人的一生。
知乎上有个帖子问,贫穷会对人的身心造成多大的影响?
有一万多个回答,句句扎心。
贫穷带给人的——
是根植于内心的自卑。
是“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愧疚。
是自己配不上一切、低人一等的卑微。
但列位大可不必由此担心王心仪,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她是个乐观向上的女生,很坦然。
那么,从另一个角度发问,追求富足美好的生活是错吗?显然并不是,如果这都被认为是虚荣,那么,凭借自己的奋斗摆脱窘迫的现状,本质上来说,不也是为了追求精神、物质更富足的生活吗?
所以,不要误读孩子的一片赤子之心,心仪在文中明确说道:“谈钱并不世俗,它给予了我们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贫穷可能动摇许多信念,却让我更加执着地相信知识的力量”。这对于一个价值观尚未完全建立的孩子来说,真的不易。
Part.3
《奇葩说》第4季有一集的辩题是:生活的暴击真的值得感激吗?
辩手臧鸿飞一段发言让人印象深刻。他说,他人生最灰暗的时候,唯一的生计来源是在酒吧弹琴唱歌。可有一次因为不会唱《爱拼才会赢》,老板将他赶出门。怀揣着仅有的50块钱,他流落街头。
如今他走了过来,回头看这段经历,他说,我不想感谢暴击,我只想感谢自己。
我们当然要感谢自己,因为深处苦难漩涡中间的时候只有自己最清楚那有多么痛苦,也只有自己,才能帮助自己完成真正的救赎。
同时,我们也不能只见到那些从苦难和贫困中走出的佼佼者,却无视大多数被贫穷和苦难压垮的追梦人。
Part.4
余华的《活着》大部分人都知道,但是他另一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也同样精彩,它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小说讲述了许三观靠着卖血渡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骇浪。
读完这部小说,竟想起《月亮和六便士》里的一段话,“世界是无情的、残酷的。我们生到人世间没有人知道为了什么,我们死后没有人知道到何处去。我们必须自甘卑屈。我们必须看到冷清寂寥的美妙。在生活中我们一定不要出风头、露头角,惹起命运对我们注目。”
故事里的主人公经历了我们永远都不会经历的时代和疼痛,但是他们依靠对生活的信念和对家人的爱有序生活,你甚至看到他们的欢乐和痛苦一样多,如果此时许三观说,感谢贫穷,你会觉得恰如其分吗?显然不会。“许三观们”不抱怨生活,因为他们不会抱怨自己所热爱的东西。这才是其中最宝贵的部分。
这部书被韩国买去版权,拍成了同名电影,电影我很不喜欢,因为导演太过于放大其中的苦难和悲情,反倒没了原著的松弛、诙谐和力度,真的,这不是一部卖弄苦难的书籍,不信借来读读。
最后,我们也想说,大肆渲染“感谢贫穷”是最毒的鸡汤,无尽放大贫穷本身,其实抹杀的,正是孩子后天的所有努力,贫穷不值得感谢和歌颂,奋斗才值得。
「无论成功与否,拼搏了就值得我们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