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6
March
12.2020
三千年韶华逝去,这件宝物却依然熠熠生辉,纹路清晰,色彩斑驳。物件之上各个人物姿态妖娆,举手投足仿佛还能见到当初的神韵,气度非凡,人物之眉眼栩栩如生,顾盼生辉。
令人不禁遐想三千年之前的往事,和盛世之繁华。
小优望着刚出土的宝物,目不转睛,宝物似乎也与她心有灵犀,透着霞光万丈,欲与她相谈,讲述那段故事。
三千年前,边境战火纷飞,几个村落不是被流匪洗劫一空,就是受战火侵袭,村民流离失所,哀声一片。若不是葛宏的出现,人们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何时可以终结。犹如一个盖世英雄,拯救世界,救他们于水火之中,那定是观音转世,佛陀再来。
可葛宏当时只是一个13岁的孩子,他也是战火的受害者。父母双亡,家也烧成灰烬,他只能开始沿路乞讨的日子。这一路奔走的路上,他认识了一群江湖义士,大家照顾这个苦命的孩子,互相拜了把子,义结金兰。十三个兄弟迅速结成盟友,同吃同住,有难同当,有福共享,葛宏是他们中年龄最小的,自然也是被照顾得最多的。
这些民间的义士,各有各的拿手本事。有懂兵家作战常识的,也有一身武艺的,更有饱读诗书却家道中落,被迫逼上梁山的。
这些义兄虽来自民间,人人都有一个看家本领,他们闲暇之余便教葛宏小弟,一来他的年龄小,学习和接受快,二来这教和学的过程,竟吸引来一些民间好学之士,纷纷上门讨教。
这民间的草台,倒成了战乱中人们求学避世之地,文韬武略,都能在他们避世的“凉亭”习得。学生们为他们取名“凉亭学院”,不失为战乱期间的清凉圣地,降火佳处,仿佛战火和纷扰都停滞在此。
二三年间,虽有外扰,他们的凉亭竟奇迹般地存活和壮大了,而葛宏也长得越发健硕,如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父母的逝去,家的失去,让他格外珍惜学习的机会。他从义兄处习得的,他都会在平日里与同学温故而知新,还充当小老师为其他不曾有机会学习的人上课或补课,更是让他所学成了所用。
集齐一身技艺,又有师兄弟,葛宏再也不孤独,每每凭栏远眺,望向家的方向,偶感恍惚。
这二三年里的成长,竟大过过去十几年,不知该不该感恩那次家庭的变故,令他从骄傲不羁的少年,成长为一身本领的统领。
各兄长见葛宏如今文武双全,习得众家之所长,纷纷推举他为“凉亭学院”的院长,管辖学院事务,插柳成荫,谁也未曾想到,乱世中亦能成就一番事业。
从群龙无首,各自为政,到葛宏亲自坐阵,开始有条不紊掌管教务,学院更门庭若市。周边的匪徒劫富济贫,打杀抢夺,唯一不会打扰的便是这片净土。
而后,葛宏将“凉亭学院”的“毕业生”安排到各地开设分院,逐渐成为全国有名的“综合性学院”。
每年的毕业之际!葛宏便会举行毕业生演出、展览。能舞或能武之人上台显身手,能文之人或吟诗作乐,或泼墨挥毫,亦有取当日之场景,做于器皿之上。
这片意气风发景象,就这样保存下来,成了如今小优眼前的出土文物。这些“毕业生”亦是那个时代给后人的礼物。
观赏了这场艺术展后,小优不禁思考,人生犹如一场学习,也有毕业之际,不知在自己人生毕业之时可以送上什么宝贵的毕业作品,也可在百年千年后,令后人观赏,或借鉴?
雁过无声,若真的无声无息,也会有憾一生。不如于乱境中杀出一片重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凉亭学院”,令自己和他人可驻足休息片刻,成就他人之人生,也不美哉,乐哉。
事后,小优在网上开设了古艺术品鉴赏的课程,定期请专家来讲授艺术品的秘密,自己也逐渐成为了这个领域的专家,开始了她自己的“凉亭”之旅!
(注: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