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跨年演讲引用“凡墙皆是门”,带给我家庭教育上的启发

文丨吕静贤

罗振宇在今年的跨年演讲时,引用了中国传媒大学周月亮教授的“凡墙皆是门”,并讲了这样一件事:

他说:


我觉得这段话讲得非常好,就是:

在求职上,你渴望能找到一个很好的工作;

而另一边,企业、用人单位也迫切希望能找到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发展的优秀人才。

在做生意上,你希望顾客买你的商品;

同样在另一边,顾客也苦苦寻求能满足他们需求的商品。

也就是说,只要你能看到对方(招聘方、顾客等)的需求,并在自身(或产品)上好好下功夫,满足对方(招聘方、顾客等)的需求。

那么不论是求职就业,也不论是销售经营,你都能畅通无阻、发展得很好。

这真的应了那句古语: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凡事只要用心,都能做好。

同理,在孩子教育上,我们希望孩子乖巧、听话、懂事,好好读书、学习,取得好成绩。

那孩子呢?

孩子也同样对我们有期望:

希望父母能够好好爱自己、无条件地爱自己;

希望父母能多陪伴自己;

希望父母能耐心地对自己,别动不动就骂人;

希望父母能积极评价自己、多表扬自己;

甚至,希望父母能赚更多的钱,为自己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为什么我们很多父母和孩子搞不好关系,甚至亲子关系很恶劣,孩子不听话、不懂事甚至很叛逆呢?

同样也是因为我们没看到孩子的需求,仅仅只是看到自己的需求,更不要说能满足孩子的需求了。

这样孩子又如何愿意配合我们对他们的期望?

所以如果希望能改变孩子,让孩子配合自己,那么首先就要在自己身上下功夫。

也就是看到孩子的需求,满足孩子的需求。

而孩子的需求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就是爱的需求。

所以如果希望能改变孩子,让孩子配合自己,那么首先就要在自己身上下功夫。

可以说只要你好好爱孩子,用心去陪伴孩子,孩子自然会听话、懂事,会配合你的期待去好好学习。

很多父母爱孩子,其实并不是爱孩子,因为他看不见孩子的需求,更不要说能满足孩子的需求了。

他看见的仅仅只是自己的需求。

他其实是爱自己。

所以才会教育不好孩子,所以孩子才会不听话、表现差。

不论做什么,想要获得对方的接纳和认可,那么一定要看到对方的需求,并在自己身上下功夫,努力去满足对方的需求。

那么对方的心自然而然就会向你敞开。

从而实现彼此之间感情的流淌。

一旦心与心之间建立起连接,那么你希望对方能满足你的合理要求或期望,也就不是件难事了。可以说水到渠成了。

在演讲中,罗振宇老师也引用了武志红老师说过一句话:“一切美好事物都是深度关系的产物。”

确实如此。

不论什么,说到底其实都是关系的结果。

如果用心去建立彼此之间关系,那么一切交流(合作)都会顺利进行。

孩子的教育也是同理。

而且,罗振宇的这段话里还有一个提醒,那就是:

不论做什么,要做好,就一定要主动出击。

做一个主动去抓住机会的行动者。

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对方过来选你。

也就是我们想要达成什么目的、实现什么目标或梦想,那一定要去主动行动、努力做好来。

只有主动行动、努力做好,我们才更能更好地把握结果,也就是他人眼中所谓的命运、运气。

孩子教育上也是如此,父母只有主动去成长、主动去了解孩子的需求,积极在完善自身上下功夫,才能更好地养育出听话、懂事、上进的孩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