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如果孩子一生都要为了满足父母让他出类拔萃的愿望,他就无法尊重自己的。
平等,是虽然每个人都有能力和性格上的差异,却有全力享受同样的尊敬和尊重。
02 #秩序和规则是自由的一部分#
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够拥有和享有自由,我们需要规则,规则会产生限制和责任。
清晰和明确的界限,能给人安全感,让人清楚自己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和职责。
孩子必须体会秩序和规则是自由的一部分,如果不守秩序,所有人的自由都会受到影响。
只有稳固的坚持才能让孩子学会正确的界限。
03 #成人从来没有做过孩子的好榜样#
大人常说“照我说的去做”,而不是“照我做的去做”。
04 #从婴儿时起,孩子就开始了探索自己个人价值的旅程#
一个家庭有多少个孩子,都会有自己家的问题。这些问题是由家庭全体以及每个成员如何诠释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产生的。
孩子们的决定和行为,取决于他们怎么诠释自己的地位和其他孩子的表现。
孩子会不断重复那些让他感受到自身价值和归属感的行为,而放弃让他感到不受关注和孤独的行为。
父母的关系,是孩子在发展自己个人价值观时的重要指标和方向。
05 #我们的目标,不是把孩子培养成十全十美的人#
我们习惯对待孩子的方法,似乎是努力把他们训练成毫无缺点的人。
我们需要读孩子表达出不间断的信心和信任,这是一种能够帮助孩子克服童年任何问题的态度。
慢慢地,通过观察和引导,将生活以及生活中的困难、挑战和问题解决后的满足感、成就感、都交还给孩子。
06 #放下控制与权威,孩子的想法其实很简单#
打孩子是对他们尊严的极大侮辱,而妈妈也没有尊重自己,事后尤其会感到内疚后悔。
发现自己因为暴怒而惩罚或者打骂孩子,这时我们需要对自己诚实,承认惩罚及打骂的行为实际是为了缓和或掩饰自己的挫败感。
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将行为和人分开。
我们必须明白,所有的孩子都是好孩子,他们行为不良是因为他们不快乐,或者发现不良行为有好处。
07 #外界影响本身对孩子不重要,他如何反应才最重要#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会跟每个与他有亲密接触的人发展出不同的人际关系。我们的孩子必须和不同的人接触,积累不同的经验,这样他们才能学习、了解、判断这个世界。
如果父母能够激发孩子的行为越来越好,就不会在乎其他人对待孩子的方式。其他人只不过是孩子环境中的实施情况而已。
外界影响本身对孩子不重要,他怎么反应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的责任是找到合适的时机,引导并支持孩子进行正确的判断。
*以上观点,摘自鲁道夫·德雷克斯/薇姬·索尔兹 著《孩子:挑战》一书,为本人比较认同的育儿观点。很多内容引发了我的深度思考。很多方法我已逐一在付诸实践,日后会有更多真实案例呈现。
2018/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