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多年,从前每次回国都会背半箱子纸质书回来,疫情的原因,已有两年多未回家,上次背回来的一些中文书已经读了好多遍,现在书架上有一半则是我从书店,地摊,旧货市场淘来的法语书籍,还有逛展览买的图册……但是仔细想来,我好像是用书装饰了半面墙,它们更多是成为了一个装饰物,很多书买回来不过翻了几下,就静静待在我的书架上,日日窥视着我的生活。
后来买了kindle,倒是实实在在用了好一阵子,只是新鲜劲儿过了,也成了书架上的闲置电子设备。再后来有了微信读书,可以利用各种碎片化时间阅读,可以划重点做标记,可以累积读书时间做积分兑换,还可以看朋友们书架……但是很奇怪,我发现用电子设备阅读总有种看完就像没看一样的错觉,对书名,作家和故事情节的记忆很容易模糊。
印象中,我从很小的时候就酷爱阅读,识字不多的时候看漫画,后来慢慢看了中外名著,人文历史,比起鞋包首饰我更喜欢逛书店,书的纸墨香总能让我非常平静。每当在阅读的时候就感觉像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抽离现实,想象着书中画面,与书里人物对话。对文学的热爱,让我早早想独自从家中远走,并选择来到了这个莫泊桑,雨果,小仲马生活的法国。
但是随着社交网络的发达,发现好像很难能沉下心去阅读一本书了,有时下班回家打开电脑,看看综艺,美剧,睡前刷会儿手机,网上充斥着大量新鲜的信息,政治经济,娱乐八卦,时刻刺激着神经,让人长时间来沉浸在这种即时短暂的满足,甚至有时在家做别的事情也要电脑播放着综艺,为有个声音,怕屋里没有声陷入静寂。我也尝试床头放本书,但总是很习惯的想刷一下朋友圈,然后,书也就搁置了。
巴黎进入了第三次封城,又要开始在家工作,决定重拾读书的兴趣,看了许多推荐,微信读书里也添加了许多,大概是长期以来网络带来的即时满足让人很浮躁,我发现刚开始读书的时候脑子很乱,有时候看着一行行字,脑子却跑到别处,非常难集中精力,也记不住书里的内容,不过要慢慢锻炼,因为读完一本书之后所能带给人的满足感,成就感,和感悟也是不可想象的。
我这两天在看一本叫《项塔兰》的书,现在已经看了有三分之一,前一部分觉得很难进入故事情景,总觉得作者描述了一个离我很远很远的世界,一个还没有开化的野蛮国度,但是慢慢地感受了它的魅力,让我对印度这个国家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开始跟主人公一起进行一场冒险,这本书非常有电影画面的感觉,作者的叙事,文笔,对环境和人物的描写,以及对文字的驾驭能力都很棒,非常值得一读。
先立个小flag,封城在家期间把微信读书里放进书架里的书读三到四本。朋友推荐了余华的《文城》,斯坦纳的《漫长的星期六》,还有李军的《跨文化的艺术史:图像及其重影》,可惜这些微信读书都暂时看不了,只能买纸质版然后运到法国(查了下运费实在太贵了),这个时候是真的好羡慕在国内的小伙伴们呀。
关于培养阅读习惯,我自己有一点小分享:
1. 阅读信念:要深刻认识到自己真的很想阅读,要相信阅读能带给自己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但是最好不要带功利心
2. 定个时间:比如每晚睡前必须阅读半小时
3. 阅读仪式感:可以是点个熏香,听点轻音乐,倒小半杯红酒,或者泡泡脚
4. 从简入深:刚开始可以从一些比较有趣轻松的流行文学开始,或是故事性非常强的,就很容易坚持从而爱上阅读,根据自己的兴趣,可以选择比如侦探类(东野圭吾,阿加莎),或是毛姆的书(个人认为他非常会讲故事),还有丹布朗的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很会埋伏笔)……
愿我们在书中都能找到灵魂的一片安息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