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全国高考作文题出炉,引起热议。其中广东省的漫画题因可塑性高而备受段子手和漫画家们的青睐,迅速延伸出各种版本的解读并在网上走红。令人想起了曾于2013年风靡一时的“妈妈再打我一次”系列。
这些漫画能够在网上疯传,其中一个原因是它们引起了网友的情感共鸣。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打是亲骂是爱”、“棍棒底下出孝子”,不少网友都有在童年被父母管教和打骂的经历,自己当了父母之后也如法炮制。
今天就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下,打骂真的有用吗,会对孩子带来什么影响?父母该如何管教孩子?
好成绩能打出来吗?
父母在孩子成绩不如意时实施惩罚,是想提高孩子对学习的重视程度,然而往往事与愿违,形成了越差越打,越打越差的恶性循环。为什么呢?心理学家总结出影响让孩子重视学习的两大要素:一是孩子的归因方式,二是孩子对待失败的态度。打骂对这两个要素都是有不良影响的。
“我已无可救药”
所谓归因方式,就是指孩子如何理解「自己为何取得现在的成绩」——是因为运气、题目难度还是别的?心理学家韦纳(Weiner)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孩子认为自己的能力是「不变的、稳定的」,还是「可以通过不断努力和练习提高的」。 如果孩子觉得自己对成绩是无能为力的,会容易变得沮丧和不思进取。
家长们在情绪激动对很容易对孩子进行人身攻击,说出“你怎么这么笨呢?”、“我怎么会有你这样贪玩懒惰的孩子?”、“再这样下去你就没救了”等话。发泄情绪之余也想让孩子“知耻而后勇”。但是这种指向智力和人格,而非具体观念与行为的话,只能让孩子对自我和价值观产生怀疑,感到无所适和悲观。
那是不是把对白换成“你要更努力呀”,打骂就变得富有成效?也不是。让我们来看下一点。
“再考出这样的成绩我就死定了。”
常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没有哪个孩子的学业是一帆风顺的。重要的是能够从失败中总结经验,然后去面对下一个挑战。然而打骂会挫折孩子在这方面的能力。
心理学家科温顿(Covington)把学生面对失败模式的模式分成三种:成功定向型、避免失败型和接受失败型,如图所示:
成功定向型就是那些能“跌倒了再站起来”的人,也是我们的教育目标。但是打骂会让孩子变得害怕失败,变成另外两种模式。
不是说孩子们都怕痛怕被骂,而是说如果家长们对孩子的态度随时跟着成绩变动,一旦孩子没考好就把爱意温情全部收起来,孩子们就很难形成一个成绩以外的自我价值感,觉得成绩就是一切,如果考不好,自己就是个不被爱的废人。
对失败的这份恐惧若是明显地表现出来,就是人们常说的“考试焦虑”。但更多孩子的恐惧是隐蔽的,甚至连本人都没有觉察到。这些孩子有意无意地保护自己远离失败。如果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里,只挑容易熟练的事情做,要么装作自己满不在乎。
有些学生害怕自己正常地努力之后失败,于是给自己设置种种障碍,我们称之为自我妨碍策略(self-handicapping)。例如很多大学生只在考试的前一天复习,那么低分或者挂科就不意味着低能,只是自己没上心。
这种自我妨碍往往会导致真正的失败,令他们的借口变得越来越苍白无力,最终认定自己真的很无能,变成“接受失败型”学生。
所以我们提倡父母在孩子成绩波动时,变脸不要变那么快。学习是要抓的,但是对孩子的爱不要随便没收。
要权威不要专制
说了那么多打骂的坏处,老祖宗传下来的教育理念难道全错?并不是。中国出过不少成功的「鹰爸」、「虎妈」案例,他们的心得传到西方之后也很受追捧。为什么呢?
棍棒教育的精髓不在于棍棒,而在于不能放任孩子。这一点甚至获得了儿童们的承认,斯高和考文(Michael Siegal & Jan Cowen)做过一个实验,让4~18岁的孩子们判断做了坏事的儿童应该受到什么惩罚。所有年龄段的参与者(包括学前儿童)都认为,包括体罚在内的任何管教形式,都要好于父母宽容、不干预的态度。
心理学家Maccoby等人根据回应性(对孩子提供支持、对孩子的需要敏感的程度)和要求性(对孩子限制和控制的程度)这两个维度把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四种类型,如图所示:
你或你的父母是哪种类型?
后续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儿童时期还是青少年时期,权威型教养方式教出来的孩子具有最高的认知和社会能力,然后依次为专制型、放任型和忽视型。
基于爱的教养和基于畏惧的教养
为什么权威型父母教出来的孩子,在各方面都比专制型父母教出来的优秀?
专制型的父母,令孩子们被恐惧和自责控制着。孩子们相信如果他们不顺从就是坏孩子,就不值得父母对他们好。这种对爱和恩惠的撤回是最强而有力的威胁,能轻易把孩子的自我击倒在地。
最重要的是,惩罚和惩罚威胁破坏了交流。父母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成为了问题的一部分——父母成了孩子要躲避的敌人,而不是寻求支持的对象。
匍匐在地而且没有支持的孩子,在学习的竞争中,哪里跑得过挺直腰板、能从父母那里获得情感支持的孩子呢?
孩子小时候会因为害怕权威并且守规矩。然而当孩子的自我醒觉后,他们会知道什么是不公平,什么是虐待,并且不会忍受。他们会不满,会反抗。但当他们有足够的力量时,向他们施以暴力意味着暴力的回应。
如果你靠打孩子来重新获得控制,那么孩子就会学了在情绪失控时用攻击来迫使别人按自己的意见行事,这是他们在人际交往上的短板。
另一方面,权威型的父母对孩子是关爱和接纳的,。这种关爱可以促使孩子遵从父母的指导。不像专制型的父母那样设定一些刻板的标准,且控制孩子,几乎不给孩子任何自由表达的机会,权威型的父母会以一种合理的方式实行控制,他们会考虑孩子观点的同时谨慎解释自己的观点。
来自关爱、接纳的父母的要求是公平合理的,而不是专断独裁,这样就会使孩子自愿地服从而不是抱怨或挑衅。
最后,权威型的父母会根据孩子控制自身行为的能力调整要求。也就是说,他们会设定一些孩子实际能够达到的标准,并给予孩子一些自由或自主权来决定如何最好地达到他们的期望。
这种对待儿童的方式传达了一种非常重要的信息——像是在告诉孩子“你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我相信你能够完成许多重要的目标”。这种反馈培养了儿童的自立能力、成就动机和较高的自尊。正是这种支持,让青少年放心大胆地探索各种角色和意识形态,发展个人的同一性。
不管是在西方社会还是在亚洲,这种抚养方式对儿童青少年养成积极的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帮助。
所以说,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文章,把快乐学习和重视成绩放在了对立面,这样的二择一其实是个伪命题。高要求的父母并没有错,但是接纳和爱的有无,就划分了基于爱的教养和基于畏惧的教养。给孩子带来了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