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带孩子去剪头发,旁边的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叔边理发边和师傅聊天,这时候师傅八九岁左右的儿子进来要手机,大叔和师傅便就手机的问题畅谈起来。
大叔说他孙子不是在看电视就是在玩手机,家长根本阻止不了,况且儿子媳妇自己也都手机不离手。美发师傅则吐槽他媳妇天天抱着手机头都懒得抬下,比儿子还亲。
没错我们多数都是低头族,或游戏,或学习,或娱乐。沉迷于手机的问题,不光是孩子,我们成人也是爱手机如命的地步。没有手机的一天几乎就像丢了六神。
虽然它伤害眼睛,影响智力,损害皮肤等等,但事实上每个人也都在享受手机强大功能带来的学习便利,以及丰富多彩的娱乐内容。
但两个人如同一个战壕的同志,同仇敌忾的将枪口对准手机,将这个共同的敌人喷射的体无完肤,满目疮痍……生活中也有好多人发过这样的抱怨,可我真的想为手机说句话。
各品牌手机如果可以集体反抗,相信这类人群的脑袋会被手机砸烂了。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说过,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正如我们热爱着刷手机带来的各种感官享受,没有节制的放纵的热爱这一切。
是的,当看到某位家长因带孩子玩手机,让孩子出现意外的新闻时,我是心疼和愤怒的。同时又不大理解说手机害人不浅的言论,手机的掌控者是人啊。为此手机不服,这样的黑锅怎么能甩给手机呢。
手机是这个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类智能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给我们带来的太多便利和资源是不可量述的。同时,它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肯定不可能避免的。
世间万物都是矛盾的载体,本身就是相互矛盾相互依存的存在着。
比如风可以为我们送来清爽,提供电力,但它同样又是台风灾难的制造者。我们是没办法给风下个好坏的定义。最简单的如我们每个人,不也都是相互矛盾着吗?
换句话说,即便不出现手机这个产物,也会出现另一个叫眼机,脚机或者心机的产物(也可能不是叫机的东西)。重点不在这个产物是什么,在于你这个人要怎么操控它,而不是它怎么收服了你。
如果你是一个倦怠懒惰不自律的人,那么无论你身处什么历史年代,身边有无娱乐设备你还是一样的玩物丧志,乐不思蜀。
同样你若是心存高远严于律己的人,即使给你十个iphone摆你面前,你也能很好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利用手机的强大功能为自己实现更好的目标。
我们在哪里付出,就会在哪里收获。
就像我,除了照顾陪伴宝宝,剩余的时间少的可怜,那么如果压缩睡眠得到的时间,天天用来刷朋友圈,逛淘宝,打游戏,我也只是多了解了几个朋友牛逼的近况,购物车里多加了几件利用率不高的衣服。
但当我用来读书观影写字的时候,除了大脑知识的丰富,也对事物的认知更清晰了。并且我小小的女儿也会有模有样的看她的小绘本。
所以你的视力下降,你的腰酸背痛,你的健身失败,你的孩子问题……都统统甩自己身上吧。能让你或者你的孩子抬起头的是你自己。
最后想起贝多芬那句闻名世界的——
“人啊,你当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