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说到诗歌,特别是古诗,谁不知道这首诗?这是中国人的诗,哪个父母哄孩子的时候没有背诵过它?哪个爷爷奶奶含饴弄孙的时候没有提到过它?小学生背诗或词,如果卡壳,会无缝衔接在一起成为这样的---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嗯,嗯......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不愧是中国古诗的代表人物,小学生只要背诵时不知道作者是谁,就会说“李白”。哈哈!你想得到吗?李白如果活过来,他会喜欢苏轼的词接在自己的诗后面吗?我猜想不一定。李白的浪漫,苏轼有,但是苏轼说到底还是一个现实派。
前两天,心珠和我有一些小小聊天----
心珠:极想和你,坐在老街的某个安静清雅的角落,慢慢品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不急什么也不关心什么,想说什么都可以,也可以什么都不说只沉默或发呆,这样的况味如何?
我:等着,退休了,这样的日子会有的。
我:你又去老街玩啦?
你:没有,胸中有画面。
你看,只要心中有画面或者说心中有诗,远方其实是在我们心中的,与距离有关系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人们为什么喜欢“诗与远方”?
时下大火的《我的阿勒泰》描写的,是不是很多人的诗与远方呢?
风是这样的----
春天的风,浩荡,有力,从东方来,长长地呼啸。与它有着同样力量的是这眼下的大地。大地一日日冰雪消融,一层层泛绿。
天空是这样的----
天空深蓝动人,莹莹地镀着从大地上反射上去的雪光。脚下的雪路因为这两天过往行人的突然频繁而宽坦瓷实了一些,它划着平滑的弧度,从大地渐渐升上大坂。我们气喘吁吁爬上大坂,哈拉巴盖村就在脚下了。
太阳落山了,是这样的----
太阳完全下山了,暮色渐渐暗去,小河流过木桥,平缓舒畅。河心排列的卵石清洁而美丽。天空的云霞向西流逝,拖出长长的、激动的流苏。此刻的天空是飞翔的天空,整面天空都向西倾斜着。东面的大山金碧辉煌。
云是这样的----
没有风的天空,有时会同时停泊着两种不同的云。一种如雾气一般,又轻又薄,宽宽广广地笼罩住大半个天空,使天空明亮的湛蓝成为柔和的粉蓝。这种云的位置较高一些。还有一种,要低许多,低得快要掉下来似的。这种云是我们常见的一团一团的那种,似乎有着很瓷实的质地,还有着耀眼的白。——真的,没有一种白能够像云的白那样白,耀眼地,炫目地白。看过云的白之后,目光再停留在其他事物上,眼前仍会晃动着那样的白。云的白不是简单的颜色的白,而是魂魄的白。
夜深人静,失眠之时,辗转反侧之时,看看这样的句子----
找处平坦的草地一躺,身子陷入大地,舒服得要死。睡过一整个夏天也不会有人来打扰你。除非寒冷,除非雨。
在那块石头上睡啊睡啊,睡着睡着,睁开眼睛,方才隐约的梦境与对面山坡上的风景刹那间重叠了一下。紧接着,山上的风景猛地清澈了——梦被它吮吸去了。于是对面山上的风景便比我睡醒之前所看到的更明亮生动了一些。
体会一下这种深深的“松弛感”,体会一下这种强大的“安全感”,体会一下这种深深的“享受”,会不会很羡慕?
“诗和远方”对于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李晓愚关于远方的看法, 深以为然,摘录如下----
远方的第一重意义就在于,它能提供一种与都市生活不同的时空。空间是无比开阔的,时间是无限悠长的,你可以抬头去看天上的云卷云舒。
不一样的时空就会带来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在阿勒泰,你可以骑马、放牧、开杂货铺、当裁缝、采木耳,可以散步、闲聊、通宵达旦地跳舞。没有哪一种职业比另一种职业更加高贵,也不存在哪件事比另一件事更有意义。所以你不用算计,不用算计就放松了。
我们为什么需要远方?远方的最大意义不是让我们逃离当下、躲开当下,而是为生活提供另一种维度,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下、反思当下。这个维度可以是时间的、空间的、生活方式的、价值观的。当你认识到生活不只有一种可能性,幸福不只有一种标准的时候,就不会盲目地去卷,而是能够更加从容地去应对。
换句话说,如果不理解远方的意义,就算去到了远方,也可能更加茫然失措。书中就提到了,当你离开格子间、流水线,置身广袤时空中的时候,别忙着高兴,你可能会不知不觉陷入某种不着边际之中。比如扫地,为什么要扫地呢?这荒山野岭浑然一块的,有什么东西能够被扫除、需要被扫除呢?所以她提醒我们,也许一旦真正投入到无限的自由之中时,得到的反而不会是什么无限的自由,而是缩手缩脚和无所适从。
我们在讲《东坡志林》那本书的时候,讲过两个词的区别,一个叫自由,一个叫自在。自由与否取决于外在的条件,但是自在与否取决于你的心境,是要努力修炼才能有的。苏东坡宦海沉浮,不停地被流放,一生很不自由,但他有苦中作乐的能力,有好的心态,所以获得了内心的大自在。我们觉得高楼大厦格子间不自在,但是逃到旷野,自由是自由了,一定能自在吗?自在从哪里来?从认真地生活、认真地劳动当中来。
什么是诗意?在美好的风景里躺平,那只是诗意的浮光掠影。真正的诗意离不开勤恳地劳动、精进地工作。
李娟会在日月山川里睡得透彻畅快,但她同样笔耕不辍,用勤奋的写作记录着自己的生活。
我们不能把佛系等同于躺平,不能把松弛等同于松垮。真正的松弛感是核心收紧、外在放松。
想要拥有收紧的核心力量,也就是核心竞争力,咱们就该勇猛勇猛,该精进精进,不管是在眼前还是去远方。
《我的阿勒泰》这本书能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什么是诗与远方,生活不只有一种维度,眼前不一定都是苟且,治愈也未必非得去远方。说到底,大城市也好,小城市也罢,轨道也好,旷野也罢,我们要过的应该是自己喜欢的生活,而不是过别人觉得好的生活。真正的诗意是你内心里的那份自在。
人们喜欢“诗与远方”,似乎是关于“自由”。自由是什么?自由就是心底无拘无束的感觉、自由的意志、抽离的感觉、对自我现实的暂时忘记、对远方的心灵审美.....有人说,如果我们没有了现实生活中的工作、房贷、车贷、教育投资、未来规划的束缚,一个人会有多自由啊?谁不羡慕这样的生活?但是,请别忘记,即使你是退休了,或者早就实现了财富自由,早就挣脱了工作、车贷、房贷、教育投资、未来规划的压力束缚,人仍然只能享受到“相对的自由”,无法享受“绝对的自由”。
无论我们骑上怎样快的时光马匹,无论我们坐上怎样的“诗和远方”的车,从我活余腻歪的城市走到你活得腻歪的城市去旅游、去吃喝玩乐,我们仍然行走在各自的路上,各自追寻着各自的“诗与远方”,各自在心里领悟着自己的“诗与远方”。
现实教会了我们,无论别人的生活多么光鲜,它与我们自己的生活到底有多大关系?无论别人的朋友圈多么漂亮,它到底与我们有多大的关联?我们应该明白,做自己的事情、留自己的汗水、吃自己的饭才是真正的生活着,也即活在当下。
去生活,去经历,富贵在天,胖瘦由命;伤心也好,痛苦也罢;成功也好,失败也行。好歹,这是有着自我痕迹、自我特色、自我特点的属于我的生活。今天我们恨得咬牙切齿的盐腌一遍碱水洗一遍的生活,一定会成为我们宝贵的人生财富!
卞之琳有诗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只有我们活出自己的风采,活出我们的精彩,活出我们的亮度,活出我们的饱满度,我们既能低头成为自己的诗与远方,抬头活成别人的诗与远方。
(2024.1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