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共识是,如果把时间拉长去看,那今天的困难将不值一提,无论今天有多难,在若干年后回想起来,情绪都会被封印,只留下冷冰冰的事与人。
道理都懂,但要做到知行合一却不容易。
情绪的根本是生理的变化,即使后天修生养性,饱经沧桑,也逃不过激素的控制,人类没法像摘果子一样,把情绪从树干上摘掉,遇到不爽的事,天然就会引起沮丧、愤怒。
虽然大部分时候,面对负面情绪的困扰,都不能去根儿,我们不能把情绪彻底从反应的机制里去除,但可以减少情绪持续的时间,把负面情绪造成的破坏力降到最低。
有一个好办法,做长期规划。
家庭、工作、教育、金钱,能够影响到生活的大方向,都要有长期规划。
就以工作为例,我长期的规划是,在10年后开办自己的公司,在5年之内要成为中高层的干部,在3年之内要建立战功,等等
长期规划不会覆盖到一天或者一个月的工作目标,最多计划半年的目标,这半年我要实现什么,这半年对我10年的规划,有什么意义。
所以,当一个短期的挫折出现时,如果有长期的规划,大概率我们产出的解法会更具远瞻性,甚至能把危机转化成机会,在长期规划的指引下,问题和困难会更容易顺着正确的方向被解决。
长期目标让我们知道,面对一个客户的投诉时、一个项目的失败、一次会议的争吵时,单个时间点的失败是可以被接受的,只要经验可以被总结出用于实现长期目标,一次不愉快的会晤,不会对10年后公司开业起到决定性的影响,一次低于预期的绩效也不会影响5年后成为公司高管的进程,只要当下的经验能被即使总结,甚至会加快实现长期目标的进程。
买房、10年想要住别墅,就好好拆解当下的财务状况,预估10年后的工作、生活状态,然后按照拆解的方向,不断达成细分目标。
俗话“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背后深层的意义,其实就是不断拆解目标的逻辑,包装一下出来就是“金字塔法则”,意思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