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说在前面】昨天的阿根廷0:3输给了克罗地亚。网络上一片悔恨声音中更多的是夹杂着各种各样的谩骂。打假球,庄家虚伪等等这种成为了主流声音。
说实话,我买的阿根廷赢【捂脸】。结果清晰可见,但是我也就在当下觉得叹息之外,第一时间反思的不是我的输赢。而是我对用神的掌握度,我对测算的精准度,我对整个体系的掌控性和悟性,我第一时间的思维角度是整理自己的体系的短板,而不是其他。
克罗地亚踢得好不好,梅西踢得好不好,我们暂且停一下。我们再稍微高一点的维度来分析一下,看看我们的思维模式里的思维习惯是不是出了问题,我们的所有的行为和习惯都是由我们的认知觉定的。
这些人为啥那么激动,甚至谩骂的语言和情绪逐渐升级,完全取决于大家当初认知的状态,我们都知道过往梅西的状态,都习惯性的认为起码阿根廷作为当年的勇士,应该赢得一场比赛,这个是我们对这个国家队的认知,这是什么,这就是惯性思维状态。
谁给我们肯定说有梅西就一定赢,谁给我们肯定克罗地亚就一定输?并不是其他人的声音,而是我们的认知。我们之所以相信其他人说的对,也是基于我们对说话人的默认和惯性默认,这是共性引起我们自己认为的共鸣。这一次次的状态,如果学会了反思,这才是我们最大的成长财富!!【乐文】
说到成长,很多人也许都会先想到青少年时代,学生年代,对呀,我们的很多性格、观念、思维包括基础知识,不都是在那个阶段获取的吗?
同样在一个班级里,一个老师一种教材,为啥有人长期当学霸,有人读到一半成绩就掉下去了?
有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人就不行?
以前关于这方面的解释很多,什么智力啊、原生家庭啊、兴趣啊等等。
今天早上,我们就来听听【终生成长】作者关于这点又是如何解释的呢?
我自己在上大学的那阵子,因为家庭贫困,内心特别敏感,因此看到同学只要有优于我的地方,我就非常非常自卑。
所以,第一学年过得特别压抑。
有一次,同楼层的同学来我们寝室喊人去打篮球,那天恰好别人都忙去了,我一个人在宿舍整理屋子,于是来的人就问我去不去。
我说我不会。对方说大家都不会啊,走吧。我把他说的这个话,当成了谦辞,心里想的是他肯定是会打篮球,只是想把我喊过去才说自己不会。
结果,人家请了我三四次,拉不动我,就走了。
但是,这个人离开的瞬间,我看见了他眼里有一种复杂的情绪。我当时想的是,他会不会觉得我对他有什么看法呢?
所以我迟疑了一小会儿就跟着出去了。他前脚,我后脚,前后有20米的距离。
操场上有四五个人了,都是同一层楼的同学,我不好意思过去,就在围栏边上找了一个不容易被发现的角度,斜坐在那里观察。
可能,你们都猜到了。这个喊我去打球的人,真的不会打球,什么走步啊,犯规啊,各种错误都犯了,反正球一到他那里,场子上就传来一阵笑声,我就知道他肯定是又出丑了。
我在旁边很想加入,跃跃欲试了好多次,都没能鼓足勇气,最后等他们停下来不玩的时候,我快步先离开了。
同寝室的兄弟也有爱打球的,不过因为他打的好,基本上每次都是参加那些成熟的队伍,因此我上学的时候,因为没有组织的能力,再想去搭伴儿练习,基本上都没有机会了。
但那个邀请我去学篮球的帅哥,在大三的时候,我偶然看到他打球,看起来已经是非常专业了。
那么,我为什么不去学呢?其实我也非常想玩蓝球,大一的时候有早起晨练的习惯,自己一个人跑完步,还会去篮球场玩一会儿,那时候有的场子是没人的。
但是每次都是玩几把,人来了,我就撤了。现在人们喜欢说“过度的关注自我是万恶之源”,其实这就是思维决定的。
我那样做的理由很简单,害怕别人看到我不会打球的样子。那样一定是很蠢的。这就是当时的想法。
毫无疑问这属于固定型思维。我不想暴露自己的不足,为了在短时间内看上去聪明,逃避了学习。
事实上,学习有什么可耻的呢?但是当你是固定型思维的时候,你恐怕就只会关注自己是不是看起来很厉害,而不会长远地看问题。
其实,糗事不止这么一件事。接下来这个故事和《终身成长》上写的某些案例很相似。
当时我们开始在学校报名各种社团,我咨询了学长相关问题,学长建议我报一些有兴趣的社团。
我那时候对天文和音乐有兴趣,但是当我去各个社团的办公桌前围观的时候,我被那些多才多艺的社团成员,和满口飙天文术语的学长们吓退了。
于是,我转了一个大圈子,报了一个象棋社团。理由也很奇葩,这是当时我认为自己最擅长的项目了。
你看到了吧,本来参加有兴趣的社团,是见世面学习新事物的好机会,固定型思维的我却选择了一个不太想去的社团。
这还不是更糟糕的。过了几周社团要搞活动,我被安排和同一社团的某成员下象棋。
平时非比赛的时候,我基本上赢多输少,但是遗憾的是活动那一次,我第一轮就被直接淘汰了。
这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几乎算是致命打击了。之后,我就再也没有去参加过象棋社的其他活动了。
而且,似乎那次象棋比赛以后,我象棋的技术也降低了不少。
因为这件事,我还懊恼了很久。后来听说天文协会居然还组织用天文望远镜夜观行星,听到这个消息,肠子都悔青了。
整个大一,我都在逃避和后悔的恶性循环之中摇摆。
这就是固定性思维的可怕之处。整整一年的时间,我做的事情基本都是能在自己掌控范围之内的。
一旦事情变得具有挑战性的时候,就会立刻丧失兴趣,因为这让我看起来不是那么聪明了。
这种现象在《终身成长》一书中也提到过,作者曾经给5年级的学生一些测试题让他们去做。
他发现,当测试题难度增加的时候,固定型思维者趋向于放弃,而成长型思维者则趋向于乐此不疲地迎接挑战。
更有意思的是固定型思维者还会撒谎,为自己找借口。
其实,固定型思维者的最大的特征就是对能力的看法是机械的。固定型思维者会认为如果你有能力,你就是有,如果你没有能力,那你就是没有。
就像这次阿根廷的输,和前几天德国,巴西有啥区别,大家的反应和行为就是和历史中的自己做出惊人的相似的动作和应对模式。
抱着这样的想法,固定型思维者往往会把现状看成是不变的。他们无法理解努力的意义。
甚至你告诉他们“未来的你比现在的你更优秀”,他们也无法发自内心地接受这样的观点,相反,他们要求现在就要这样的优秀才行。
大学明明是学习和成长的地方,但是由于固定型思维的限制,在第一年我并没能认真踏实地去学习很有兴趣的事情,相反一直在掩饰自己的缺点。
那时候没有《终身成长》这样的书,但是我还是走出来了。
相信不少书友,可能在学生年代遇到过同样的苦恼,那么你们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如果抱着固定思维,接下来的下一场比赛,下一场学习,下一场变革,甚至到了某一下,我们亲自下场踢我们自己人生赛场时,会不会变成我们当年讨厌的某国家队那样,埋怨场地,埋怨气候,埋怨看球观众?
欢迎在留言区一起分享。今晚的讨论,我们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