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没有看书的习惯,大学之前的整个学生时代也没有看过几本课外书,印象中只是在学习书本知识,面对各种考试,可以说当时的学习主动性很不好,学习方法也欠缺,养成了不怎么爱思考的习惯,也单方面认为自己是个不喜欢看书的人,只知道蒙头学,蒙头背,学生时代的自己只知道自己学新知识很快,吸收能力也强,但是一到复习阶段,尤其是到了初三和高三这两个阶段,一整合,完全失去系统性。
我这样的学习状态算不算一个学生案例呢?可当时的自己性格有些内向,可能还有其它原因,总之不知道去找方法,来解决帮助自己提高学习成绩,改善学习方法。
高考之前,我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我想着如果考上大学,我一定要每天都泡在图书馆里,让知识量匮乏的自己,多去汲取,补充,给自己加能量,找到可以给予自己帮助的有益之书。
想象很美好,实行才是硬道理。
等到了大学才发现,图书馆每一层的书多得不知挑选哪本了,盲目的选择,凭借着感觉翻看觉得适合自己的书籍,再细细去读,没有制定目标,却不够系统,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发现大学时代看得最多的书就是社会类和心理类的了,大概有包括做人处事的方式方法,有分析不同人不同性格等。
要说起自己真正开始喜欢有书的日子,是在毕业后踏入社会工作时,在大城市工作,由于刚进入职场,从实习到转正,在这段时间内真正体会了脑瓜子不好使的感受,必须借用空余时间给自己充电,或者在工作压力之余,看书缓解心情,最重要的是帮助自己,学会思考,享受看书时光,与自己的对话。在看书过程中,不仅能学习并了解到书里的内容,更多的是体现在可以借由书里的每一处字里行间,让自己深度思考,反思对照自己,再落实到行动中,日记积累,这样才能真正的进步。
不过这个时期,多数看得是工具书更多,还有心理类,个人兴趣爱好类。畅销书也会成为自己的首选,每本书的鸡汤在那时会觉得很有营养,其实并不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成长轨迹,作者把他们的故事分享给我们,是对他们成长的总结,那时的我们习惯性模仿,希望活成一个模样,才算得上当下青年,而容易迷失了真正的自己。畅销书可以读,但是更多地是要有明辨真理的态度,而不是一味地去认同。
现阶段的自己,才意识到很多畅销书籍教你如何成长,如何走稳职场路,如何奋斗出精彩人生,如何去社交,赚了大把粉丝,因为迎合了固定圈子的口味,对症“下药”,内容共鸣感颇高,其实和许多微信公众号上的文章有何不一样,流量时代而已。
可是正是因为如今的自媒体市场,成就了不少作者,是好事,读一篇文章,如交一位朋友,但前提是内容真实不可欺,而不是为了增加关注度,花钱请写手瞎编成长经历,依照当下热门话题,炖了锅毒鸡汤。所以年轻人读完之后不浮躁是不可能的,三天鸡血抛洒,第四天又会颓废散漫。
那怎么办?我们可以去选择,这倒是我们的自由。
减少用在流量文章上的碎片时间,你可以试着说说自己的故事。
试试读经典书籍,历史的长河中被珍贵保存下来的,自然有它的道理,而且在历代的人物身上真实存在过,这样的历史经验才是炖煮五花八门心灵鸡汤的原材料。
给自己点时间,少刷会儿抖音,少去参加不必要的聚餐,停下来,让自己思考一会,不那么浮躁,不那么自满,不那么虚荣,去和自己真正的交谈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