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3

为学必须有个本源,必须从本源上用功,才会逐渐有所进步。仙家关于婴儿的论述,也是一个好的比喻。婴儿在母亲腹中时,只是一团纯气,有什么知识?出得母胎,才会啼哭,然后会笑,再然后能认识他的父母兄弟,能站立,能行走,能持物,能背负,最终天下的事,没有不能做到的。都是因为他的精气日益充足,筋骨力量日益强健,聪明智慧日益开发。并不是婴儿从出生的那一天就能推究得到的,因此必须有个本源。圣人达到“天地各安其位,万物生长繁育”的境界,也只是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修习得来的。后世儒者不明白格物的学说,见到圣人全知全能,就想在初学时达到这样的境界,哪有这样的道理!

立志用功,就像种树一样。开始生根发芽的时候,还没有树干,等到有了树干,还没有枝条,有了枝条然后有树叶,有了树叶然后有花朵果实。开始种下根时,一心想着栽培灌溉,不要想枝,叶,花,果,空想又有什么好处呢?只要不忘记栽培的功夫,还用担心没有枝叶花果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