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且深度的陶瓷文化媒体
陶瓷纵论-No.1
请不要过度神化景德镇陶瓷
作者:杨公子
微信公众号:杨公子的陶瓷日志(欢迎关注)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景德镇人,会为家乡的陶瓷艺术文化而自豪,但不得不客观去评价景德镇陶瓷文化。
(1)
站在中国文化艺术史的长河里,
我们可以看到陶瓷是中国文化的艺术瑰宝,
可并非士大夫主流艺术文化,
更非中国主流艺术文化。
琴棋书画这是中国士大夫阶级的主流文化,更是中国的主流文化。我们单独以画为例,中国的文人画,文人画的开创者,一般艺术史认为文人画在宋朝达到了顶峰,我在此以北宋名画《溪山行旅图》中,其作者范宽第一次在画中进行了署名(隐藏在树叶中)。画上的字,是后世著名书法家董其昌书写的。
近代陈衡恪则认为“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我们可以看到,唐宋的文人,他们的书与画是表达自己情趣与思想的主要场景,体现出个人品质的主要方式,有其鲜明的个性化。
而景德镇的陶瓷,首先来说,它并非一个个性化的产物。陶瓷有72道工序,每一个工序可能都会决定着一个陶瓷的品质,权重不同而已,陶瓷本身从制作工艺来说,是一个工艺品,与个性化的艺术品有非常大的差异。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有那么多的书法和国画,它们的背后都有自己的书法家或画家,而这些顶级文化精英都有其生平事迹。但陶瓷史上能够留名的,还是比较少的。
可是我们看到陶瓷呢。著名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其绘画作者是谁?震惊拍卖市场的鸡缸杯,乾隆皇帝亲手把玩,其绘画作者又是谁?后世无从知晓。为什么会无从知晓,原因很简单,优质的陶瓷往往是以工艺而受人喜爱,制作者并未注入个人的文人气质。中国人向来讲究物件是要寄托于个人情节和个人艺术风格.陶瓷相对比于书画来说,是低了稍许。当然,陶瓷也有个人的风格与情节,但更多是在使用者身上,这是后话.
(2)
站在中国陶瓷艺术史的长河里,
景德镇陶瓷的最高水平是官窑,
目前正在长期复苏之工作中。
所有景德镇出品的顶级陶瓷,都有这样一个特点,那就是在国力昌盛时期,中华顶级文化精英设计指导,陶瓷顶级精英制作,为特权人物打造或是重要历史时刻而制作。这句话请记住,因为这是衡量一个陶瓷作品的五个重要衡量因素。
为什么这么说?陶瓷在民国之前属于高级工艺品,因为陶瓷在之前的制作成本非常高,没钱做不了,没很多钱做不好,甚至民国时期很多景德镇的匠人是用陶器吃饭的。作为高级工艺品,想要成为高级艺术品,必然需要一定的文化内涵加持。怎样的情况下,中国的顶级文化精英能够有机会参与到陶瓷的设计中,那就必然有为特权人物或是重要历史时刻。
能够持续由国家顶级文化精英设计指导,花费大量财力物力,制定高的工艺标准,这种情况,唯有官窑。而景德镇在宋以后,就成为了历代官窑的主要生产地,经宋元明清四朝的发展,最终在康雍乾三朝达到顶峰。
官窑的巅峰被认为是在雍正乾隆时期,唐英任景德镇督陶官时期。唐英(1682-1756),字隽公、叔子,号蜗寄老人,关东沈阳人,清代制瓷家、书画家、篆刻家、剧作家。雍正六年至江西景德镇御窑厂协理窑务,任督陶官,历经雍、乾两朝,前后在职共二十七年。唐英被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史上最牛”的督陶官。但凡瓷器中涉及唐英的,都是官窑,且无一例外都是精品。
为什么唐英担任督陶官期间,出精品如此之多?
首先,国力昌盛,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一个盛世,有大量的物力财力,又出现乾隆这样一个舍得花钱追求十全的皇帝。
第二,唐英自身就是当时中国的顶级文化精英,七岁进私塾读书,康熙三十六年(公元一六九七年)被选进宫廷,当时他十六岁,在养心殿为皇帝服务,随后又管理内务府造办处。唐英还是一位画家,他的绘画艺术修养也是很高的。曾在造办处主管过画样设计,放在现代,也是个高级设计师和工程师。
第三,当时的景德镇,正处于陶瓷行业高度繁荣时期,大量的工作中,涌现出一大批陶瓷的顶级精英。
第四,当时唐英所制作的陶瓷,一为讨好皇帝的个人喜好,二为体现出大清国的国力,极力追求工艺和艺术的极致。
以唐英为代表的那个时代,符合了我们前文提的所有条件,那就是在国力昌盛时期,中华顶级文化精英设计指导,陶瓷顶级精英制作,为特权人物打造或是重要历史时刻而制作。
当然,随着后期中国国力的衰落,没有国家力量的参与,并且受战乱的影响,很多工艺已经失传,景德镇的陶瓷水准逐步下降,到了民国后,尽管出现了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陶瓷大家,但始终未能追及之前的步伐。
新中国后,经济基础比较落后,需要大量的外汇支持国内的建设,中国能够换取外汇的资源并不多,陶瓷在这段时间内,迎来了不小的复兴,因为陶瓷是能够换取外汇。但这个时期,终究是短暂的。当国家并不需要陶瓷来换取外汇后,景德镇陶瓷再一次陷入了一个低谷期,目前正处于一个长期的复苏工作中。
(3)
不要过度神化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的确在过去拥有一段非常极为辉煌的过去,但过去始终是过去,我们陶瓷文化在传承中,由于过去百年的战乱和衰落,已经失传了非常多珍贵的工艺,甚至不少珍稀陶瓷仅停留在传说中了。
过去的陶瓷珍品已经是异常稀缺,且散落在全世界各地,目前这样的一个时代能出的陶瓷珍品本来就不多。陶瓷,景德镇的确生产了非常之多,但目前的好东西实在太少了。
在这样的一个蛰伏期,景德镇陶瓷不需要过度的神化,本身并非主流文化艺术,又处于一个低谷期,沉浸在过去的辉煌幻想中实无意义,需要沉下心来,少一些现实利益追求,多一些对陶瓷艺术本身的思考。
谢谢您的耐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