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听沈黎江老师讲座之感

记听沈黎江老师讲座之感

      因处在边缘县城的缘故吧,参加工作后出去学习的机会甚少,所以相比市区里的老师,对疆内一些名师或者优秀老师知道或了解甚少。所以在今天下午的学习之前,就听到有来自乌市的培训老师在聊天说沈黎江老师是个“传奇人物”,前几年就有听过沈老师讲课,真的很赞!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听到前排培训老师的话语,我好奇的抬起头也想一睹“传奇人物沈老师”之面容。此时正看到讲台前坐着一位约四十岁左右的老师在操作准备着课件,只见他身穿灰色夹克衫,鼻孔微微向上掀着,有点挑衅调皮的味道,圆形微胖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睛,额头饱满显宽,给人一种乐观豁达之感。

      下午安排讲座的时间是三个小时,在这短暂的三个小时内,沈老师毫不掩饰的跟大家畅谈了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对象、教学历程等,而给我留下最深影响的就是他做到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洒脱。

      在讲座中,在场的所有培训老师们都是认真的记着笔记,时而发出唏嘘赞叹佩服之声,故特把沈老师今天所讲的内容做一简单归类以记之,希读之有所助。

      一是如何做一名好教师?就如大家常说的要给学生一碗水,作为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所以做好一名教师,就必须具备以下几关:文字关、文学关、备课认真关、上课严肃关。

      二是教师要先学会解读文本,关键在于教师必须具备解读文本的能力,这个能力的高低就取决于大家平时的文学素养能力,简而言之就是一句话“多读书”。沈老师特向老师们推荐以下书来看,如王力的《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字典》、毕飞守《青衣》、《民国散文》、《大家小书》等。是的,以前的我安于教学以外,对自我提高学习和看书时间是少之又少的,这让我想起了今年九月份参加的以董明实老师为首举办的语文素养大赛后,开始改变我以往“不求上进”的态度,开始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拿起书来读,甚至有时候觉得之前时间浪费之愧怍。这几天的学习中也听学了向李志忠老师、石路老师、赵新华老师、栾睿老师、曾强俊老师等讲座后,更让我清新意识到“书到用时方恨少,事到经过才知难”的道理。

      三是沈老师概括到理解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好文言文一定要让学生学会“主谓宾定状补”的句法结构。众所周知,“主谓宾定状补”的句法结构”对高中生来说是一大难题。因为初中老师很少讲到这个句法结构,而高中老师又认为初中老师已经讲过这个知识点,所以也不会多重视去讲,直到我们在讲到文言文特殊句式时,才发现学生对这一句式学的是一塌糊涂。所以在今天的讲座中,收获最大的就是沈老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和举例让在场的所有老师在短暂的二十多分钟内清楚的理解和明白“主谓宾定状补”的句法结构,并且也如沈老师所希冀的我们培训结束后能把这个方法将给学生牢记巩固。

      语文中的主谓宾定状补构成汉语中一个完整的句子,其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如下: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补语)

简言之:1、无谓不成句;2、主宾一致性;3、三组偏正,一组中补。

相信同学们如果理清这个基本框架后,那么在文言学习上也会有一定帮助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短暂的三个小时讲座很快结束了,但在场的老师们还是意犹未尽想继续再听沈老师讲点什么,所以在最后的几分钟内沈老师给我们写了一句话说如果大家记住这一句话,我相信十年都不会忘了被动句,大伙都好奇地盯着沈老师笔下即将写出的内容“一条猥琐的剑鱼被我吃了”写完后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原来沈老师是用了谐音“一条为所的见于被我吃了”来方便大家记忆,那就是“为、所、见、于、被”在文言文里表被动,“为所”连用“为”被被动,“见于”连用“于”表被动。听完后大家都恍然大悟拍手感谢沈老师的这种“无私”精神。

      后来经沈老师解说他已离校若干年,对以后能否再听他讲座机会甚少而感遗憾,但是最不遗憾的就是今天能有幸听学沈老师讲座内容和学有所获。我想这次来的目的不仅是学习的过程,更多的是一种自我反思和开拓视野的过程,相信这次的培训不虚此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特种兵最后一次作业 特种兵第三周第7天非常规作业 作业一:截图与客户之间涉及到维护客情关系的沟通【没有实际案例可以...
    艾灸养生娟娟阅读 1,352评论 0 0
  • BIGGreen阅读 3,584评论 0 0
  • 年三十早上,晨起稍晚,虽然知道要为晚上的美食忙碌,但是还是不愿早起,慵懒的阳光漫射进窗户浑身骨骼仿佛慢悠悠重组新生...
    静谧世界兀自风雅阅读 3,690评论 0 0
  • 老大最近总体还是在进步,不过班主任老师总是告状这个问题也总是烦扰我们的家庭,今天内心积聚着些许不满,其实不是对儿...
    轩宁爸阅读 1,183评论 0 1
  • 一关于此书: 柳比歇夫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时间记录法,并坚持了56年,这种时间记录法让其一生有数量巨大的论文、专著,以...
    戴小苏阅读 2,91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