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升读写思维
过去我常常困惑:什么我的阅读效率非常低,过几天就会把书中内容遗忘,将知识运用于生活中的更是寥寥无几,辛辛苦苦读了一本书,结果作用不太?
学习了二月份的课程后,我才明白:根据美国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证实,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者的平均效率是不同的,其中阅读的学习吸收率仅为10%。
那么,如何提高阅读学习吸收率呢?
答案就是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把读过的书写成书评、拆书稿、读后感等,让输入与输出形成闭环,能极大地提高对书籍的理解和记忆,让学习吸收率提升至90%。
以我自己为例,二月份初我认领了《终身成长》第五章前半部分的领读,如今一个月过去了,我对书中其他章节内容已经模糊了,但是我领读的章节,因为撰写了领读稿,所以依然清晰地记得书中内容。
而且写书评还可以用于投稿,赚取稿费;可以发表到各大平台,打造个人品牌,成为一名读书博主。总之,提升读写思维,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能让我们读过的书发挥10倍的价值。
二、克服修改恐惧
鲁迅先生曾说过:“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 海明威也说过:“一切初稿都是狗屎。”可见,著名的作家们都没能一气呵成写出传世之作,所有的作品都是经过不断的修改打磨才呈现出如今的模样。
二月份的上稿经历更是让我深刻体会到: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二月份我提交的书评文大作业,前后共修改了七次,还记得第一次收到初稿反馈的时候,看到密密麻麻的批注,内心是崩溃的,心想:“我的初稿得写的有多差呀,才会有这么多批注。”
在修改的过程也是感觉非常痛苦,大到重新构思行文逻辑,换掉不恰当的素材,小到一个错别字,一个标点符号都需要耐心修改。好几次都想放弃,心想:“反正已经完成了大作业,上不上稿无所谓了。”
但是写作教练会在后面督促,遇到卡点会帮我疏通,遇到情绪波动会给予鼓励,协助我完成了大大阔斧地修改,最终实现了上稿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