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并没有一个单独的自我,每一个关系里,都有一个不同的自我;不是你的个性,而是你所处的关系,决定了你的想法和行为;如果你表现出自己不想要的行为,那也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你所处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第一,人无时无刻不在关系当中。
家庭有家庭关系,工作有工作关系,就算在地铁上,旁边都是陌生人,那也是一种关系。
也许你会想,我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总不在关系里了吧?当然不是。你独处的时候,你独处的空间,是由关系来界定的。
比如你一个人在家,家里有一个门,你知道就算有陌生人走过,也不会随意从这个门闯进来。这是你们在关系中达成的共识。
你一个人在家可以光着膀子,穿着短裤,爱干什么干什么,看起来你很自由。可是你知道你不能这样走出这道门,走到大街上去。这也是一种关系的共识。是关系界定了你独处的空间在哪里。
再想一下,虽然你在独处,但你仍然在关系里。
你知道,这里虽然只有你一个人,但不意味着地球上或者宇宙中只有你一个人。你虽然在独处,可是你仍然会想:家人在哪里,约谁去吃饭,明天要交给老板的报告怎么完成,老板又会怎么评价你……你想的这些,都是关系。
所以,关系是无时无刻不在的。
第二,在不同的关系中,你的自我是很不同的。
也许跟陌生人说话时,你可能会脸红害羞,可是在很熟悉的朋友面前,你也会玩得很嗨。
在办公室,你会努力工作,可是到了家里,你就会往沙发上一躺,反正会有人收拾。
内向的你、外向的你;勤快的你、懒惰的你,这些都是你,只是不同关系中的你。
美国有个很传奇的教师,叫马尔瓦·科林斯(Marva Collins)。她在犯罪和毒品横行的芝加哥贫民区附近,创立了名为“西侧预备学校”的教育机构。
来这个学校就读的,都是公立学校里退学的,被认为有问题的学生。可是,在她的教育下,这些原来的街头混混,被认为有学习障碍的学生,都好像变得聪明了。很多都考进了大学,成了律师、医生、法官、教师。
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和以前学校里的批评教育不同,她就是很真诚地相信这些孩子是聪明的、独一无二的,不断激励他们说:“我相信你,你可以做得更好。”这种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塑造了一种新关系。关系变了,学生的表现,自然也就变了。
现在我们知道了,人无时无刻不在关系当中,而且在不同的关系中,人的自我是很不同的。
第三,决定你行为的是你所处的关系,不是你的个性。
设想这样一个场景: 一个妈妈正大声责备儿子:“你怎么又没做家庭作业?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
她的责骂也许会让你觉得,这是一个暴躁易怒的妈妈。暴躁易怒好像是妈妈个性的一部分。可是忽然电话铃响了,妈妈接起电话,立刻满脸笑容地说:“是老师啊。您说要来家访,好啊,欢迎欢迎。哪里……孩子在学校里让您多费心了……”
你又会觉得,这是一个热情有礼的妈妈。妈妈的表现为什么会这么不一样?不是她的个性,而是她所处的关系不同嘛。
也许你会说,妈妈对老师的反应是不是伪装的?对儿子的反应会不会更接近真实的她?不是说,我们在亲近的人面前,才更容易表现出真实的自己吗?
可从关系的视角,它反映的是妈妈在“亲近”和“疏远”这两种不同关系中的差异,而不是所谓“真实自我”和“虚假自我”的差异。
在这两种关系中,妈妈的表现,都是真实的,都是这个妈妈的自我。也许你还会说,这只是一时的反应,如果我们能看她长久的表现,我还是能够了解她的个性的。
可是,所谓长久的表现又是什么呢?很多时候,那也不过是在另一段长期关系中的表现而已。
所以,是所处的关系,而不是个性,决定了人的行为。
第四,是关系的视角会让思考问题的视角发生重大的转化,一些看起来几乎无解的问题,突然有了合理的答案。
有段时间,有个编辑朋友跟我聊天,他觉得自己有拖延症,问我怎么办?
我就问他为什么这么想,他说他在编一组稿子,觉得这组稿子很难,经常不想去动。
我就问他,难在哪里呢?如果做得不好,谁会评价你呢?
他想了想说,是这个稿子的作者。
原来,这个稿子的作者,是一个很有名的学者,他很担心这个作者会反驳他的修改意见。可是他为什么这么担心这个作者反驳他呢?
原来,这个作者也并不是那么容易说话的人。他一提意见,这个作者就会很生气。
所以你看,从关系的视角,拖延症就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了,而是他和作者关系的产物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如果是一个你很认同,并且也很认同你的老板交给你的工作,你的工作效率会很高。
可是,如果是一个你不认同的老板交给你的工作,你就会非常拖拉,不想去做。这也说明,不是你自己,而是关系,在决定你会不会拖延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