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小寒时节,太阳到达黄经285°,于每年公历1月5-7日交节。这时正值”三九“前后,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名字由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释:“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之名,由此而来。
谚语
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
小寒大寒,冷成冰团
小寒不寒,清明泥潭
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
小寒正处三九前后,俗话说:“冷在三九”。
华北一带有“小寒大寒,滴水成冰”的说法,江南一带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的说法。
每年的大寒小寒虽说寒冷,但寒冷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有的年份小寒不是很冷,这往往预示大寒要冷,广西群众有“小寒不寒寒大寒”的谚语。
根据小寒的冷暖情况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不少。如“小寒天气热,大寒冷莫说”、“小寒不寒,清明泥潭”、“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小寒暖,立春雪”、“小寒寒,惊蛰暖”等。
根据小寒节气阴雨(雪)情况,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有: “小寒蒙蒙雨,雨水还冻秧”、“小寒雨蒙蒙,雨水惊蛰冻死秧”。
群众在多年的实践中,总结了小寒大寒与小暑大暑的天气对应关系。如湖南省的“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山东省的“小寒无雨,小暑必旱”等。
名诗
《小寒》(元稹)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古人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 第一候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 第二候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 第三候“雉鸲”,即可以听见雉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