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解、编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书的书名叫什么什么注、或什么什么解、或什么什么编,就是专门给一些知名的书作注解的、做释义的;或把自己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某类文章编在一起的,当然其中也夹杂着自己的一些阐发和解读;或专门研究历史上的某个名人某本名书的,对其思想学说和内容加以考证考据的。

比如:从古至今从古代到现代到现在到目前,历代专门给《论语》《孟子》作注的就有几百家几千家学者,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朱熹的《四书集注》;从古至今研究《红楼梦》研究王阳明的知名的不知名的学者也有几百家几千家;朱熹研究四书出了名,然后后来的人又研究他,研究他的人也有几百家;再比如叶嘉莹女士研究诗词出了名,后来的人又研究她,研究她的人也不少……

自然,在这些几百家几千家学者中,就出现了在这个研究领域里面最权威的最顶级的学者了。

就这样,先是有一本最初的经典著作被人大量研究、考据考证,然后在这些研究的人中有一部分出了名,后面的人又再研究他们。就这样一代一代,没完没了,一本经典养活了一大批人,一大批人以此为生以此为业……尽管前人已经注解得十分十分完善了,反正我的注解里虽然有和你一样的部分,但肯定也有不一样的部分,或者我再从别的角度来个新解,只要是有不一样的,就有出书的必要……

之前我一直觉得,你有本事你自己写一本书啊,你天天钻进去研究别人的书、考证考据别人的书干什么?一个字一个字地去抠别人的书干什么?还那么多人去抠,以此为生。比如考证王阳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某刻干了什么,考证赵匡胤那天晚上九点钟到底是不是自己酒喝多了心脏病发作病死的。再比如你有本事你自己写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词啊,你天天把别人的诗词搜集在一起编成一本书,这又不是你写的,算你的本事吗?

等等等等诸如此类,我以前总是有点不屑。

后来我明白了:像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王维白居易曹雪芹孔子孟子庄子老子等等等等……世界上有几个人是真真正正有才华有天赋的呢?这些真正有才华有天赋的人写出了唐诗宋词及各类经史子集,其他的人天生就写不出来啊,写不出来有什么办法呢?你能叫他怎么办呢?所以就只有靠研究这些有才华有天赋的人的著作,成为次一等的学者,那也行啊。

只要我把他们研究好了,我就成为这一领域的权威专家了,后面的人如果再想了解最初那个有才华有天赋的人,就不仅要读他们的原著,还得读我的研究、我的考据、我的考证……我这不也是立了一功吗?只要我的注解科学严谨翔实可靠,能有效辅助后来的人深入理解原著,就是立了一大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