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日记用了一个小时就给写完了,真是突破了我的记录。我呢,高高兴兴地就去睡觉了。
今天早上起来一看,我勒个去,错别字怎么那么多。可我每次写完的时候我都会看一遍的,然后没什么大问题就发表了。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人往往能看到我不曾注意的地方。走自己的路,也需要一些人去时刻警告你,你才能走的更好。那些比较牛的作家,其实身边都有一个校正工作的人来完善他们的作品。我呢,只能靠自己,所以写错也是不可避免的。
人无完人嘛,只要大家指出来的错误,我都会进一步去完善自己。
如今一个小时可以写完1000字,那是什么概念?要知道当初写500字2个小时,也就是说近两个月来我的书写速度快了将近4倍。那么思考的速度快了又何止4倍。
量变产生质变,就是这么个理儿。不过太快了,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比如知识跟不上,还有就是出现了太多错别字。只能一个一个去改正了。欲速则不达,那么就先沉淀一段时间,再接着冲刺另一个一个记录吧。
每天写日记,看似挺累,其实也有收获。每天写的日记里的知识大多是当天获取的,以前积累的知识大多忘却了。
不是有人说嘛,修养就是你学了许多知识,然后真正留下来成为你的你一部分。具体原话怎么说,我也给忘了。
看,如果知识不用的话,那他还不属于你。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就忘了。写日记就是在用当下的知识,那么,忘却的东西就大大减少了。
写日记每天用一个多小时,很浪费时间?其实不然。大学,我们每天都缺一个多小时以前有时间的时候,若是没事儿做的话,不经意间就被自己的思想拐去网吧了。如今也去,不过次数很少了。当思维被一种思想占据的时候,也就克制了你的另一种想法。
每天与自己的思想交流,那么对自己的掌控力也就越好,因为自己一旦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自己立刻就发觉了。念起即觉,觉其不随,这个真的可以有。
刚开始看书的时候,喜欢心灵鸡汤类型的,后来就觉得这种书写的太没有水平了,如今再细细观察,发现自己的一些观点不就类似与心灵鸡汤么。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那些高度概括的话语不是在扯淡,不是在忽悠人。
大道至简,越深奥的东西越简单,而我们往往却把这忽略了。比如坚持这样的字眼,看到那些成功人士在分享自己如何成功时,他们总拿些空洞的词语来说,其实呢,每一个词语的背后都有他们的汗水。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不是他们分享的没有深度,而是你太浅了。
看到潘石屹在《我的价值观》里写道:那些往往能坚守自己的人,才不会在创办企业的大潮中渐渐消失。他们不执着于钱,坚守自己诚实的一面。若创办企业只是为了钱,那么你也成不了一个企业家。
当然,作为任何一个人,我们首先要挣钱,然后才能去追求其他方面的东西。不过只有思想有了高度,你才能创办好的企业。
随着高度的增加,你的眼光也会越来越好。而高度与你对成长的态度有关。
成长,消极还是积极,自己选。我只负责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