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容易被环境影响的动物,一个懒散的人如果被扔进一个积极奋进的团队,要么被淘汰出局,要么被同化成一样积极的人。
如果周围的人和你没有什么共同点,普遍喜欢得过且过的生活,你在这样的环境里,要怎么严格要求自己呢?
最近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怎样在得不到什么激励的环境里,依然能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变成随波逐流的人,能想到的有以下几点,也欢迎朋友们补充。
1. 坚持自己原本的时间表
如果你原来是每天四点半起床读书写字的话,到了新环境这样的时间表依然要维持。不要因为周围的人没有早起的习惯,自己就慢慢开始偷懒,把已经养成的作息时间表给丢弃了。
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尽量分开记录,用二个本子分别记录时间花销。这样每天晚上可以清晰的知道这一天,用于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用于工作的时间是多少。哪一块的时间段是浪费的,哪一块的时间段是高效的,做到心中有数。
特别是工作上的时间开销,最好从上班的那一刻,一直记录到当天下班。因为工作必竟占据了大部分时间,上班时间有没有很好的完成工作任务,怎么保证时间没有被自己有意无意的用来做没意义无价值产出的事情。这是需要时刻提醒自己的,时间苦短,不能浪费一分一秒。
2. 已经形成的好习惯不能丢
我见到不少朋友有经营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一直坚持运动,摄影,健身,画画,练字,写作等,一旦换一个环境,比如工作压力没那么大,或者工作占去业余时间太多。一边是过于轻松的环境,人没有压力反而松懈;一边是工作压力过大,挤占了业余时间,这样的情况下,人会渐渐放松警惕,对已经坚持很久的习惯没那么执著了,放弃是很容易的事。
我的感受是,对于已经坚持很久的爱好,不能随随便便放弃,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继续做下去。比如我坚持了二三年之久的运动、摄影、写作,不管工作是忙还是轻松,都会想办法尽量去做到,每天一万步、每天拍照、每周写三到四篇文章,对自己的承诺,跪着也要走下去。
3. 任何情况下把提升专业技能放第一位
我们的专业技能是安身立命之本,随时要记得磨炼技能,把它培养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样的要求不是来自工作伙伴或上级领导对自己的要求,而是从我们内心生发出来的意识。不要做一个处处被动的人,总是等着别人来要求自己要怎么做。那些能掌握自己人生航向的人,往往是愿意主动呆在伸长区,对自我有高要求的一拨人。
工作中除了完成日常事务,也要留出一部分时间让自己学习提升,多看书,多实践,多总结,多复盘,多与同行交流。
不要做一个随大流,凡事无所谓的闲人。闲得多了,你可能就被边缘化了。
4. 每月要在投资未来上花点钱
不管每个月落到口袋的工资是多还是少,都不要忘记分出一部分钱来投资自己。要让头脑更新知识的速度跟上外面世界的步伐,不要做一只眼界狭窄的青蛙,只知道坐井观天。世界发展日新月移,有上进心的人都在你追我赶,生怕落下被别人甩太远。何况你又是处在一个懒散的环境里,当环境不能给你明显驱动力的时候,你能靠的只有自己了。
多看平时喜欢的学习达人的公众号文章,报一些他们的付费课程、付费社群,最重要不要让自己活在麻木无知当中。
我们的格局与视野,很多时候是要靠自己去主动扩大与打开的,主动去和优秀的人发生链接,主动去模仿学习心中的榜样们,与优秀的人为伍,彼此感染,彼此成就。
5. 维持与重要圈子的互动交流频率
我们或多或少都参加过或正在参加一些社群,不管是免费还是收费的。一段时间很积极去和别人互动,一段时间沉寂无声。和感兴趣的人交流沟通,最好能维持一个稳定的频率,这样才能互相交流思想,双方做到无障碍沟通。
不要因为忙或者懒散,疏远了与重要圈子人的链接。维系一段关系不容易,确实需要自己有用心才行。
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一个系统框架,不能因为环境不给力,自己也跟着松懈下来。不管是学习也好,工作也好,都是在夹缝中求生存。这个隐形的敌人,或者是环境,或者是他人,更有可能是自己。只要我们依然在学习中,依然在工作中,就会一直面临这样时间分配的窘境。
现在看来,几乎没有什么坦途可走,成长的路上总是充满荆棘。迎难而上,见招拆招,走稳走好每一步,时间定会给我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