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以为杰出源于天赋,天才却说:我的成就源于“正确的练习”!
这句话点破了“天才”的秘密,世界上有真正的“天才”吗?
世人公认的音乐天才莫扎特,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弹奏多种乐器,能作曲,具有辨别完美音高的能力。这个能力是很多伟大的音乐家没有的。很长时间以来,所有人都倾向于绝对音高是一种天赋。
然而2014年,日本的一个心理学家通过一个实验颠覆了认知。她用一年的时间,对24个普通的孩子进行了精心设计的专业训练。后来这24个全部都具有了绝对音高的能力。
《刻意练习》的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和罗伯特.普尔为我们揭示了天才其实就是训练的产物,这本书严格意义来讲是一本学术书,干货满满,具有可操作性。就如书名上写的,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不论是对家有学童的家长们,还是对想提升自己,爱好学习的朋友们,用刻意练习理论,去马上开始一项事物的人,是值得敬佩的,收获也一定会超出预期。
刻意练习针对每一个有梦想的人!
在生活中,当我们想学任何一项技能时,比如画画、写作、钢琴、编程等等,都可以用到刻意练习的方法。
首先要摒弃偏见,产生兴趣,走出舒适区
很多人都认为,只有少数一些人才能在特定的领域中获得成功,只有那些逻辑思维清晰和擅长数学的人才能进入数学领域;只有那些有运动细胞的人才能进入体育领域。这种想法,使得人们以此为借口,不去追求他们原本可能真正喜欢做、也许还擅长的事情。
人们经常会说某个人是具有某种天赋的,只有具有这种天赋的孩子才可能更加擅长做这件事。这个观点直接把对这件事感兴趣的孩子拒之门外。
《疯狂动物城》里的主人公朱迪,只是一只看起来非常弱小的兔子,可是她的愿望是当一名警察。所有人都对她的愿望嘲笑着,认为她根本不可能成功,也包括她的父母。朱迪在这种偏见中,并没有被打压下希望的火种。最后她通过比别的大型动物更加地拼搏努力,终于成为一名真正地警察。
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
主动迎接挑战,适时逼迫自己一把,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不过,不要把一件事的长期坚持,或取得长足进步,与痛苦联系在一起。真正地刻意练习,是有方法可循的。练习的过程有辛苦的付出,也有意想不到的回报。
找位好导师,跟着团队一起学习,在情境中学习
一位好导师知道学习中最佳次序,理解并示范正确的的方式,可以为学员提供有效的反馈,并且能够设计一些专门克服某些缺陷的练习活动。
在学习过程的早期,单凭自己的力量来练习,不但艰难的多,而且效果也很差。如果身边有一个好导师就可以帮助你建立坚实的心理表征。你将在此基础上创建自己新的、更有效的心理表征。
注: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者具体或者抽象。例如,一提到蒙娜丽莎,很多人脑海中就会"看到"那幅油画的形象;那个形象就是蒙娜丽莎在人们脑海中的心理表征。
在哪里用,就在哪里学。学习科学大量研究表明,成人的最佳学习方式并非独自练习,而是在情境中学习。所以如果你是学生,就在课堂上努力;如果已经工作,那就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小团体。
最近我参加的写作训练营,正是对应了刻意练习的这项要素。有好的导师提点你,有优秀的伙伴一起分享、鼓励。想不进步都难。
设定明确的长远目标和小目标并确定计划
刻意练习,主要是“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以至千里”,最终达到长期目标。“每天都练琴”,这不是目标。“练琴时连续三次都不犯任何错误”,这个是明确的小目标。
将长远目标分解,制定一个计划,期间每完成一个明确的小目标,就给自己一个奖励。
练习时一定要专注
要想取得进步,必须把你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任务上。专注不仅仅是指学习时的注意力集中,要在一段时间内专注于一个主题。
比如说,今天学画画,明天学写作,最后两样都没有特别精通、出彩。这不叫刻意练习。专注至关重要,如果你在走神,或者很放松,并且只为了好玩,你不可能进步。
一定要有反馈,并及时纠正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为什么存在这些不足,以及怎样去改进。
区分杰出和优秀的一个标准就是人们对于错误的敏感程度,每次练习清楚自己哪里欠缺、哪里胜任,对于继续练习至关重要。当发现错误后,要想出各种办法解决它,设计专门的环节,攻克特定的弱点。
比如我的写作训练就在简书这个平台公开,有写的不好的地方,自己却察觉不到。会有热心的小伙伴帮我指出,收获非常大。所有的练习一定要有反馈,才能及时改进。
遇到困难时,一定要保持动机或者换个动机
每个新年都有一大批人立志学一种乐器、减肥,难的是一直坚持下去。刻意练习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始终保持动机。
作者提出了几个好办法,保持动机。
a、留出固定的时间来练习,保证不受其他的干扰;
b、保证充足的睡眠,以保证身体的健康,注意力才会集中;
c、把练习的时间限制在一小时之内;
d、利用自身的渴望与自我认同,以及争取社会支持的方式,增强前进的理由。
接下来,我知道自己该在哪里努力了,怎么努力。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