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学校创建省一级,有点儿忙,要应付各种学校事务,时间不够用。
有些书,买下,却搁置着,而这本是借来的,所以只能快速阅读。做了一些笔记,日后慢慢咀嚼,反思。
《整个世界,都是教室》是艾瑞堂老师著述的。此书并不是只锁定语文课堂教学内容,阐述和覆盖的是整个学科课堂的教育教学理念。窃以为有很多与我所想所做,不谋而合。
下面是我做的一些读书笔记:
前面的话:每一个孩子都不一样,每一个孩子的未来都有着无限的可能性,不一样的孩子,不一样的绽放,不一样的人生。
我思:这一点我深信。我一直觉得人人都是造物主的光荣。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力,只是未经好的发掘。
1.宽心,接纳孩子多样化的个性和见解。
苏霍姆林斯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独一无二的世界。
我思:我知道知识的无限,课堂的丰富和可能性,孩子有时不经意间的见解是我没有想到的一种美好的点醒。
2.宽广,整个世界都是课堂。
陶行知:民主教育的教材,应从丰富中求精华,从教科书以外求课外东西,并且要从学校以外到大自然、大社会中求得活的教材。
我思:一读到“整个世界都是课堂"这句话,我的思绪就会飞到宇宙之外,多么浪漫,多么让人无限遐想,多么令人豁然开阔的一句话。课堂不仅限于教室,更广,更远,更宽,更深,更美,更妙的课堂在天地间,在广阔的世界里。
3.宽松,鼓励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我思:陪孩子们说,给孩子们说,就怕孩子们不说。
4.宽心,做孩子心灵的朋友,认真善美直抵灵魂深处。
陶行知:我们要向小孩子学习,不愿意向小孩子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
我思:课堂是心与心的对话,是一个灵魂向另一个灵魂的倾诉,和相互聆听。
5.宽厚,课堂应充满生命的关怀和尊重。
明代薛宣: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
马克.吐温: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了那踩扁它的脚踝上,这就是宽容。
我思:课堂的终极目标是懂得关怀人,尊重人。
6.教育分两种:一是关涉幸福的教育;二是无关幸福的教育。
陶行知: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我思:人人都知道,可是很多大人,很多课堂却不是在做与幸福有关的教育。
7.在特定意义上,课堂是一种态度,与知识无关。
我思:赞同!课堂是建立在知识上,但又超越知识本身。
8.课堂应当充满着生命关怀,应当弥漫着民族平等,应当洋溢着互相尊重的气氛。
我思:生命教育是一场终身的修行。
9.古拉特.利伊普《进入别人的内心世界》:
把别人的感觉和观念与自己的感觉和观念置于相同的位置,并把它表现出来,这样谈话的气氛就会融洽起来。当你在听别人谈话时,要根据对方的意思来准备自己将要说的话,那样由于你已经理解和认同了他的观点,塔就会理解和认同你的观点。
我思:难怪有时融入不了一些谈话场面。原来原因之一在此。
10.师生彼此走进对方的内心世界,是课堂效果的最高境界。
我思:走心也应该是课堂的一种态度。
11.雅斯贝尔斯《什么教育》:教育是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一个相对成熟的生命个体去导引另一个稚嫩的生命个体。
我思:是啊,教育,我不敢轻易提到这个词,觉得自己道行不深,但是我不得不说,教育就是激励,是唤醒!
12.苏霍姆林斯基: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
我思:我在努力,要教育他人,必先幸福自己!
13.有魂,有根,有脊梁,才是一个真正的人。
我思:真正的人,原来如此!
我觉得教师的个性化教学风格,很重要。这彰显教师的教学品格,和个人魅力。
摘录教师教学个性化的形成风格几个途径:
一.实践提升式
教师通过教学中不断积累的丰富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归纳、抽象升华,择其典型特征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
二.理论指导式
教师在教学中自觉地以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论为指导,并将其贯穿于和教学环节,最终形成个人独特而鲜明的教学风格。
三.重点突破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个人教学特点,选择形成自己教学风格的最佳突破口,以点带面形成整体教学风格。
四.移植兼容式
通过精心选择,将他人教学风格的特色部分移植到自己的教学中去,或通过博采众长,将众人之长融入自己的教学中,利用综合优势使自己的教学形成整体最佳特色。
五.整体构建式
教师从整体教学出发,通过整体改革,优化结构,从而全面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可以从课程内容,如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考核等;从教学要素,如学生,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从工作环节,如备课,上课,作业设计与评议等。
每一种教学风格的修炼,都是将教师的思想境界的高度,知识掌握的渊博度,教学经验与技巧的娴熟度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