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和友情究竟哪一个更重要?对于这个问题,至今尚无定论,坦白说,我也不知道这二者究竟谁占的比重更大一些,今天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站在第三者的视角去捋一捋爱情与友情的区别及联系。至于对爱情与友情比重的判断,决定权在于读者你自己。
爱情和友情都属于亲密关系的一种,所谓亲密关系,即指两个人有长时间的频繁互动,在这种互动关系中两个人共享许多共同的事件或者活动,且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很大。这样看来,爱情和友情很相似但好像又有所不同。
爱情是什么?
在心理学定义中,爱情被认为是人际吸引中最强烈的形式,是个体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对异性个体产生的具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爱情是有生理基础的,包括性爱因素,不是纯粹的柏拉图式恋爱。
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曾就“爱情”这一概念提出爱情三角理论,在他看来,爱情是由三种要素构成即亲密(重视彼此的喜欢、理解与期待)、激情(被对方的魅力深深吸引,无法自拔)、以及承诺(双方彼此许下诺言,决定发展稳定的关系),完美的爱情关系应该既包括亲密,又包括激情,同时包括承诺,这三种爱情因素无论缺失哪一种,都无法让爱情走到最后。
在爱情中也存在多种形式,心理学家J·Lee等人通过研究,概括出六种形式的爱情:
浪漫式-双方初次见面就相互吸引,一见钟情
好朋友式-爱情是一种深情厚谊,是长时间培养出来的,日久生情
游戏式-爱情像游戏,“有时我不得不回避我的情人们,以免他们相互发现”
占有式-我爱的人只能属于我,我不允许我的爱人与别人呆在一起,那样我会抓狂的
实用式-我和他在一起,是因为他可以满足我的实际需要,他是一个能够帮助到我的人
利他式-我放手让我爱的人去追寻他的真爱,而我选择为他牺牲,“我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要我爱的人吃苦”
友情是什么?
对于友情的定义好像就没有爱情定义那般精准,心理学上认为,友情是一种只有付出了同样一份这样的东西,才可以得到这种东西,它和爱情,亲情一样,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事物,是人与人在长期交往中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情谊,互相拥有友情的人叫做“朋友”,友情也可以认为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是人们的一种需要,心理学家舒茨曾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在他看来,人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人与他人接触、交往、相容的需要),支配需要(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控制的需要)以及情感需要(爱他人或被他人所爱的需要),基于人们主动表现和被动表现的两种满足方式,可以将基本人际需要细分为六种:
主动包容式-主动与他人交往,积极社交
被动包容式-期待他人接纳自己,往往表现的退缩,孤单
主动支配式-喜欢控制他人,运用权力
被动支配式-期待他人引导,愿意追随他人
主动情感式-大胆表达对他人的喜爱,友善,同情以及亲密
被动情感式-对他人表现得冷淡,负性情绪较重,但期待他人对自己亲密
在友谊中,也会表现出以上多种形式,在这些形式中,有些似乎与爱情的形式很相近,而有些则与爱情的形式恰恰相反。
爱情和友情的联系
二者都是亲密关系中的一种,都属于人类人生中最重要的情感联系。爱情和友情都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吸引发生作用从而产生,无论是在爱情还是友情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应该是平等的,相互尊重,陪伴,相互疗愈的。
爱情与友情的区别
爱情具有排他性,在一段爱情关系中,不允许出现第三者,彼此是彼此的唯一,一旦出现第三者,爱情就会破灭,友情没有那么强烈的排他性,在友谊中,两人可以组成朋友,三人也可以,多少人都可以;爱情可以表现在(异性)情侣之间的亲吻与性爱上,而友谊则更多地表现在(同性或者异性)朋友之间的握手,拥抱上;在爱情关系中,爱情意味着彼此钟情,意味着两个人可以组建一个新家庭,在友情中,朋友终归是朋友,它可以是彼此喜欢彼此的为人,性格等,但不能组建新的家庭;爱情是在性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柏拉图式爱情始终不会长久,所以爱情可能是短暂的,友情是建立在朋友彼此间的情感联系之上,而非性关系上,所以友情可能会更长久。
一个人同时拥有爱情与友情这真的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然而,该怎样处理爱情与友情之间遇到的问题呢?我们不妨来探讨探讨。
有人说爱情和友情不能兼得,因为一个同时拥有爱情与友情的人他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陪伴伴侣,促进彼此情感增温,但这样一来,他用来陪朋友,与朋友社交的时间就少了,久而久之,朋友之间就会产生嫌隙,发生矛盾,反之,如果他还是正常的陪伴朋友,而没有给伴侣足够多的时间相处,伴侣就会感到被忽视,彼此之间就会产生怨怼。所以,对于同时拥有爱情和友情的人来说,这似乎处于一个死局之中。我们究竟可以怎样做来“破局”?
一. 沟通。包括与伴侣沟通、与朋友沟通,向他们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同时倾听他们对于自己的感受
二. 取舍。有时候,当爱情与友情遇到无法调和的冲突时,人们不得不做出取舍,但对于爱情与友情孰轻孰重,因人不同而不同。
三. 平衡。把握爱情关系中的平衡以及友情关系中的平衡,不要过分陷入爱情与友情的“纠纷”之中,给自己留出一隅空地用来思考,做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