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罗永浩眼中的创业?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升到了战略层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创业当成一种选择。
创业,它的本意是创立基业,把创建功业与流传后世给联系起来了。在现代社会中,狭义的创业,其实指的就是个人或群体从事具有创造性的以增加财富为目的的商业活动。
创业其实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转移财富和价值为目的,这种创业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零和游戏,双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另一种则是真正创造财富和价值,能否为用户创造价值,是考验一个企业商业能力最重要的标准。
罗永浩提到了创业路上的一条铁律,就是做企业如果老板觉得舒服了,那就是企业危险的开始。管控公司最重要的是三件事就是怎么找准路、怎样找到钱、如何找对人。
创业和打江山是一样的,尤其对于一个科技企业来说,如果不能居安思危不断追求进步,仅仅满足于眼前的利润,那么等待这个企业的就是倒退和下滑,甚至是倒闭的风险。
罗永浩说:“我不是为了输赢,我就是认真”。“认真”二字不只对创业有价值,它更应该是一种人生态度,我们每一位进取者都能用一种认真的态度,对待工作、对待生活、对待身边的人。
《创业在路上》金句:即使是不成熟的尝试,也胜于胎死腹中的策略。
高效能人士具有哪些习惯?
高效能人士成功背后的思维模式总结出七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
这些习惯促使我们采取由内而外的方法,从自身做起,从内心做起,改变思维定式,获得生活的实质性变化,从个人领域的成功走向公众领域的成功,实现自我提升和人格的完美。
这些习惯中的许多原则,我们已经在生活中实践了。但是如果想要更深入地理解,加以利用,就必须改变观念,转换思维定式,并且将其提升到由内而外的新境界,更好地融入生活。
比如要重第一,简单说就是先做最重要的事情,指的是你的人生中最有价值,会使你的生命更丰富、更有意义的事。 要在“急迫”与“重要”之间进行取舍,从重要性而不是紧迫性来观察一切事务。
书中讲了一个老和尚教小和尚在碗里放大石头和小石头的故事。先放大石头,不要让沙子和小石头先填满了。我们的一生就像一只容积有限的碗,水、沙子、小石头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琐事,而大石头就是我们的理想、追求和长远计划等“要事”。如何处理要事与锁事的关系就如同有限的空间,先放大石头,就是“要事第一”。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金句: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
如何实现高效人生?
是否高效取决于你处理信息和做出选择的方式。想要实现高效人生,需要有做事的动力,为自己设定短期与长期目标,并且在向目标前进的道路上保持专注,做好每一个决策。激发动力、设定目标、保持专注和正确决策可以说是高效的“四项基本原则”;
优秀的人明白“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享受“从0到1”的成就感;愿意分析总结一件做过的事,和其他人交流经验;在设定目标时选择SMART原则,更相信“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做决定时,会花大量时间寻找失败案例的信息。
高效的八个特点:1、需要动力;2、团队成员的高心里安全度;3、需要保持专注;4、离不开目标,没有目标的高效是无用功;5、成员具有掌控力能提高团队的效率;6、需要做出更优的决定;7、如果创作过程是正确的,我们就能提高效率;8. 需要获取和应用数据。
商场如战场,信息就是胜机,信息的运用决定商战胜负。
人生就是充满着未知、希望和冒险的旅程,没有人能确切地知道明天将会发生什么,而那些能始终保持高效的人,往往都是对未来富有预见性的人。
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并动力十足,坚定不移的走下去,这样我们就能高效工作,快乐生活。
《高效的秘密》金句:我们和高效,只差一个思维模式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