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6,144,44。
316,27,5。
这两组数据依次对应,微信联系人数量、群聊数量以及置顶数量。
前者是我的微信,后者是爱人的微信。
在看影响力讲人际圈的年代,数字越大好像越是那么一回事,可是当我花不少时间逐一点掉红色点点,当我不用搜索便无法轻易找到某个人或群,当我不做记录很可能会忘记回复某个人某件事时,当我发现有些人根本叫不上名字时……我便开始羡慕起爱人。
卡耐基曾说,一个人的成功,85%归于他的人际关系。
所以大家很注重自己的人际关系,越大越好,我也曾这样认为。
只是,静下心来时,却不是那么回事。
仔细看看,自己一天主动联系的人不会超过10个,每天都会联系的人也不会超过5个,群也是。反过来也是如此,我可能也不是别人必须联系的对象?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很多的存在都是多余的。
不由想起去年在北京上张萌萌姐的课程,里面提到人际资本。1020150理论,10是至亲的人,20是对年度目标有关的人,150是占据重要时间的人。
这至少说明一点,一个在一个阶段上,更应该把精力放在这180人身上,而不是蜻蜓点水般地到处晃荡。
而更多时候,很多人都不清楚谁是这些人,包括我。
3月太忙,4月尝试着拒绝了一些事情,终于去思考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际网络。
三年前接触断舍离后,注意到加法在很多时候是一种负担:比如体重一增加,跑步变沉重;生活每添加一样东西,管理它便需要成本;知道的事情越多,需要消化的内容就越多……然后意识到,学识可以做加法,但生活要懂得做减法。
生活,包含太多,如要不要购买某样东西。
作为女人,衣服包护肤品化妆品营养品等。猛地发现,我总能说服自己,比如不化妆,让我不用思考买什么化妆品,也不用去花时间化妆,也不用费那个钱,甚至洗把脸也不担心把妆给糊了?
又比如买部车吧。骑单车风里雨里穿行,皮肤黑了,头发乱了,裙子高跟鞋不能穿了,总而言之整个人都不淑女了。
可是,单车的灵活便捷,还能把嘴巴放到女儿耳朵边说话,可以看到她各种表情,随时可以亲她一口,还能抱住爱人的腰……
结果遇到喜欢的课程和书,瞬间又忘记囊中羞涩路途遥远过程困难。
我心里开始明白,学识会让自己内心富足,生活不应该为物质世事所累。
这也是我准备整理微信好友的出发点。
我愿意成为你的朋友,不敢承诺太多,唯一能保证的是,不会放弃自律。
如果你想成为我的好友,可以留言于我。
当然,未来一段时间里,你发信息给我,却惊现红色感叹号,说“你还不是她朋友”,请你不必吃惊。因为我们只是现在不是朋友,以后还有可能再次真正相遇。
我们终将回归简单的生活,既然如此,我为何不提前行使该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