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豆就是音译的偶像、明星。
闪耀的人才可以叫明星,大明星。
正是因为有闪光点,才会有粉丝拥护,饱含着喜欢和羡慕的心情吧。
真正意义上喜欢爱豆,是从大学开始。
一个对电视剧很挑剔的朋友,罕见地在QQ签名里推荐一部日剧。基于对他的信任和好奇,我追了这部日剧,然后迷上了一个爱豆。
不是主角,是一个一晃而过的客串。演技很棒,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他压抑怒火的仇恨。那个眼神真的很棒。后面的情节就很顺其自然了。等到片尾的演员表,找到他的名字,慢慢地去看他的作品。
他说,我不是演员,是名爱豆,唱歌跳舞的爱豆。
日本的爱豆很高产,有综艺节目、广播、杂志、写真、舞台剧、连续剧、电影、广告、演唱会等等。
他不是我一见就喜欢上的类型,但是越关注越喜欢。有人把他和他的团体定义为庶民化爱豆,确实生活感很强,自然又轻松。
这就开启了每周等待他节目更新的状态。
没有疯狂的举动,去扒他的资料,去看花边新闻,去揣测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没有。只是每周看看他的节目。到今年,十年了。
这种行为挺傻气的,毕竟我也是都快三十岁的人了。
可是当不疯狂的迷妹成为一种习惯,对我还是利大于弊。在没有男友的日子里,每周一次的规律“见面”平衡了内分泌和激素,不至于变成疯狂渴望男人的结婚狂。
饭随爱豆。现在优质爱豆很多,对爱豆要做谨慎的选择。因为一旦饭上,言行举止甚至对人和事的认知也许会变得越来越像他。
不过,不要有和爱豆见面结婚生猴子的想法,这就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