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大王:
清晨打开微信,一睁眼就看到她的朋友圈发了一条新状态,是一段夜里虫鸣的视频。如今这年代,已经没有人听这玩意儿了,耳朵太吵,周围都是汽车的声音,手机的声音,游戏的声音,人们喧哗的声音,这如墨的秋夜,凉风阵阵,有谁能听到一个小生命陨落前的最后一曲悲歌?
提起笔,我有一刻的愣怔,如何描摹才能还原她真实的模样?此时脑海里响起了一个声音:不妨再多一些等待,多一些了解,让时间告诉你更多真实的她。可是另一个声音又在说,真是祝福你呀,你发现了一座如此瑰丽而又隐秘的花园。难道你不该为此而兴奋么?难道你要独享这份美好把它埋藏在心底么?是呀,大王,我不愿隐匿我心中澎湃的思潮,我要与你分享我此刻的感受,分享我生命中遇见的所有美好。
我与她才认识不到一个月,彼此之间的交流也不过数语。然而我们像认识了很久一样。更深刻一点说,我仿佛遇到了另一个我,一个升级版的我。是的,我们之间有太多相似,我们都喜欢平凡朴素,与世无争的生活,于柴米油盐里领略人间的风花雪月。我们共同怀念着一样的旧东西,露天电影,绿皮火车,三毛的书,以及童年所有宝贵的回忆。甚至,我们喜欢的公众号都是一样的。比如我们一起关注了那个隐居终南山的画家二冬好几年。有时我想,女娲捏泥人的时候,是不是捏了好多个如我一般的泥人?
你一定会问我与她是怎么相遇的了。我想说人大约也是凭着气味来找到同伴的。就像蚂蚁它是彼此通过身体发出的信息素来交流沟通。而我是通过文章的气味来辨别同类的。那天我在简书里写了一篇回忆绿皮火车的文章,恰好我在简书推荐里看到一篇也写绿皮火车的文章。怀着好奇的心理,我看了那篇《绿皮火车》后,发现她的文章风味很合我的胃口。再看她的注册时间,是初来此地的新人,但写作手法却是非常老练了,像一块岁月打磨过的璞玉散发着柔和的光芒。我嫌不过瘾,又继续看了几篇,于是一发不可收拾,一篇接一篇看完了她的库存。
有天早上一醒来,习惯性的点开她的主页,突然发现她更新了好多文章,我既惊喜又惊讶。惊喜的是我像阿里巴巴发现了宝藏似的兴奋,这么多美文可看,赚大发了!惊讶的是我觉得她一定是个不同寻常的人,一个有故事有阅历的人。我在她文章下留言,毫不掩饰我对她的散文随笔的喜欢。
来简书几年了,我仍是个隐居在文字森林里的无名小卒,不拜访文人墨客,也很少投稿(主要原因是经常被拒稿)。我写的东西是给自己看的,所以我不期待别人的捧场。我在简书里的状态就像一个居士在简书里修了一座尼姑庵,只顾敲着自己的木鱼,外面再繁华也与我无关。客人来之我幸,不来我亦不怨,一切随缘。
没想到我给她留言后,她也回访了我,而且把我的文章大部分看了个遍,每看过一篇,总要在文章下面发表她的小感慨,其中也不吝赞扬鼓励的话语。每一句留言都特别令人心暖心动。要知道像她这种写作大咖,一般是无暇顾及我这种水平的人的。常言文人相轻。可她给我的印象就像一个邻家的姐姐一样可亲可近,毫无文人的傲慢与清高。我甚至觉得她心里住着一个小孩,永远都长不大,所有的世俗纷扰在她眼里都变成了鸟语花香,阳光雨露。她始终都是澄澈的,透明的,不含一点杂质的展现在我面前,让满身浑浊的我显得相形见绌。
看她的文章多了,对她的了解也一点点增多。看评论有人说她是清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这一点她从不对旁人提起,仿佛这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她喜欢画画,对美术有很高的鉴赏能力,她喜欢写童话,散文,光写父亲就有30余万字,其余发表于报刊杂志的文字就更不计其数了。她所拥有的一切资历,在她看来,都是稀松平常,无关轻重的。然而在我这个世俗人的眼中,这些是多么的耀眼夺目和令人倾羡啊!
然而这些都只是冰山一角,她远不止这么“简单”,她曾经历过常达多年的病魔折磨与考验。她已经被医生明令禁止很多事情。这让她的生活失去了一些体验与重温美好的机会。但这丝毫没有减少她对生活的热爱与痴情。于一蔬一饭,一花一草,一虫一鸟中,她都能挖掘出生命的乐趣与真谛。在她的笔下,茄子不再是简单的茄子,土豆也不再是简单的土豆,每一种蔬菜都被赋予了真正的生命,一笔点下去,它们仿佛成了她的良师益友,一个个欢喜雀跃的,伴随她于厨间三尺之地舞弄风月。这种乐趣不是流于表面的简单快乐,是一种对于大自然,对于生命,对于宇宙万物都饱含着深情与好奇,感恩与敬畏的心态。也许正因为生活的万般磨难,才让她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与平凡。
这么好的一个人,我怎能不想亲近呢?大王,我心里无数次想加她微信,找她聊天,看她的朋友圈,进一步了解她,可是我怕自己太冒失,太唐突了,就像她写的《素处以默》一文中,她看了对面人家的小院子一整年,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她也如我一般不敢去造访那个园子里栽着柿子树的人家。但是她又比我更勇敢更坦诚,她终究去了那家园子,拜访了那位主人,向他表达了她这一年来对这个园子的喜爱与内心的盼望,园子的主人仿佛受宠若惊,没想到无意栽种的柿子树给予了他人那么多的美好与希冀。大王,其实她就像那棵柿子树呀,默默的吐露着岁月的芬芳,滋养着周围的人们的心灵。
你一定没想到的是,她居然先发出了邀请,要加我的微信。当时的我是多么多么激动,那种激动不亚于她去拜访的那个园子的主人的心情。我迫不及待的加了她微信后,看了许多她的朋友圈,嘿嘿,又发现了一个宝藏!她的朋友圈就像一部长长的动漫影视,又像一本厚厚的儿童绘本。她的摄像头下全是精灵可爱的植物与昆虫,仿佛她拿着一个显微镜行走于凡尘。走到哪里拍到哪里。每一棵树,每一片叶,每一盏灯,每一个黄昏,在她眼里都是那么迷人。她拍的照片总让我想起梵高的画。想起梵高很多作品中,黑暗的空间里都有一盏明亮的灯。是呀,她和他一样,他们的世界里都高挂着一盏明灯,历经磨难心中仍满怀希望。
对于交友我仍是赞成她的观点的——孤舟相访至天涯。有网友来北京约她出来吃饭,她死活不去,怕见面之后的失望,暂且留着那朦胧的美感吧。我加了她的微信后,没有如热恋中的男女一般激情起来,我们打过招呼后便各自安好,互不骚扰了。我想最好的友情是细水长流,而不是波涛汹涌。我不打扰她的平静,也不询问她的生活,我只是静静的看着,一湖的秋水,波澜不惊。
我轻轻拉开窗帘,一片玉米地刚好摆放在我窗口的位置,不大不小,整整一窗,像一副画挂在我房间,连绵起伏的虫鸣从玻璃窗的缝隙里溜进来,我推开隔绝我与它们之间的所有阻拦,让如海浪般的虫鸣涌进我心堂,仿佛第一次听到这声音。
哦,对了,忘记告诉你,她的名字叫——海杯子。
你的小鬼
2018-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