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兰兰向我讲述了她的困惑:儿子今年11岁,不太与人交流。字写得不好,我要他把字写工整时,他每次都回我一句:我就是只能写这样的字啦。我说:那你可以多多练习就可以写好呀!他继续一副无奈的样子说:我就是这样子的字。我真是拿他没有办法。
听完她的讲述,我想起了萨提亚的冰山理论: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次,不为人所见,恰如冰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冰山,认识到自己的冰山,你的人生就会改变!
是的,孩子之所以这样说,一定有他不为人知的“冰山”。
通过聊天得知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带,爸爸妈妈长期在外面工作,父亲基本和孩子没有什么沟通,很小的时候很严厉地打过孩子,开学初兰兰让孩子他爸送孩子上学,孩子赶紧说不要,说自己走路去。对他父亲很恐惧。兰兰自己情绪也不是特别稳定。每一次打电话他都是讲弟弟的不是,其他就没有可说的了。
不为人知的冰山部分渐渐显露出来,父亲打孩子的阴影没有消除让孩子产生恐惧,母亲情绪不稳定让孩子不知道怎样做才是正确的,所以选择沉默,妈妈对二胎弟弟关注更多,忽视了他的感受,因此诉说弟弟的不是来引起妈妈的关注。父母是孩子强大的支持系统,如果没有给到孩子足够的支持,孩子会缺乏安全感,从而变得不快乐,缺乏进取心。所以孩子认为自己不能把字写好。因为整个养育环境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够好,自己做不好!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多数中国家长习惯的养育方式吧~这里有你的影子吗?
喜欢找出孩子的缺点,并帮助提出改正方案。对优点看不见或者看见了也不说出来。
由于孩子小,对自我的认知大部分来自他人。这里的他人包括养育者,老师,同学,朋友等,而最能影响孩子的又是最直接的养育者。为什么这里不说父母呢,因为很多孩子都是隔代教育,生下来就交给爷爷奶奶带或者姥姥姥爷带。
这样做的结果就让孩子产生一个认知,那就是:我有很多缺点,我没有优点。我是个糟糕的孩子,我是个让父母(大家)不喜欢的孩子,我不是个好孩子。
因此,孩子就变得不敢与人交往,害怕别人也看不起自己,还不如封闭自己,本能地保护自己,同时觉得自己做任何事情都做不好,更不敢去挑战!
最后我给了兰兰两点建议:
1,平常多与孩子沟通,哪怕在外面工作,也不忘每周通一次电话。多鼓励孩子,帮助孩子重拾信心。同时把对孩子的爱大胆地表达出来,爱是一切力量的源泉。
2,整个家庭形成合力,要有一致的养育观。一起形成合力,相信孩子会向你敞开心扉,同时会找到自信并愿意挑战,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上进!
兰兰听完说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并愿意尝试一下我的方法,真心希望能看到兰兰的儿子脸上灿烂的笑容。
亲爱的朋友,你的孩子有这样和你说话吗?如果没有,那恭喜你,你的孩子是快乐的,是上进的。如果有,不妨试试以上的建议。因为有一句话说的好:要想孩子改变,首先是父母要变,相信每一个阅读本文的你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孩子喜欢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