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记得是那本杂志还是哪张图片,鼓浪屿这三个字就撞入了我的脑海里,深深的烙下了印记。12月的一天,在茫茫四海的阵阵涛声中,乘船横渡鹭江,我终于踏上了鼓浪屿,来到这个梦寐以求的海上花园。
鼓浪屿,古名圆洲仔,因西南海滨礁石受到海浪冲击,声如擂鼓,明代改称鼓浪屿。岛虽小,却有三座山峰,曰龙头,曰升旗,曰鸡母,三山并列,岗峦起伏,碧波、白云、绿树交相辉映。在北方虽然已经是白雪飘飞的时节,这里仍然天空湛蓝,阳光暖暖,到处是鲜花盛开,那些各种颜色的三角梅,布满岛上的每一个角落,展示自己的姹紫嫣红,让人感到生命的艳丽和繁华。
鼓浪屿是从容的。岛上没有汽车,安步当车,以从容的步伐漫步岛上。路,伴着大海,曲曲折折,一个弯套着一个弯,一个人的思绪与游兴可以在这里尽情的挥洒,让惊喜和浪漫在不经意间出现,然后让自己沉醉。但鼓浪屿也是厚重的,从容的背后,深藏着民族的痛与屈辱。遥想当年,西方列强在此横行,坚固的古堡垒,刻写着无尽的沧桑。站在日光岩上台,似乎还能能听到当年海战的隆隆炮声,感受到清兵兵败如山倒的悲哀。明代,郑成功率军两万五千人,乘船一百二十艘,从鼓浪屿出发,浩浩荡荡,乘风破浪,抵达台湾,驱逐荷兰人,收复了台湾。“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士,茹苦间关不忍离。”他将一生的伟绩,一生的英明,留在海峡两岸。鼓浪屿上,伫立着郑成功的石像,静静地望着迷人的鹭江。战袍被海风劲吹,透出英雄的刚毅,厦门,台湾,因为郑成功而紧密相连。此刻,这片海域沉静超然,那些刀光剑影,刀戈兵戎,硝烟炮火,一定还在海的深处涌动。
鼓浪屿是浪漫的。住在海边的人总是有着无限的梦想与浪漫气质,鼓浪屿则是把这种气质无限保存和发挥到极致。鼓浪屿上到处都是精品小店,即使在偏僻的路上,不经意间也可以遇见,就像撞入童话世界,随便拍下一张照片,都是艺术的体验,再细细观摩,为之惊艳。而所有小店都有一个非常别致的名字:张三疯的猫、花与爱丽诗,海上雅典娜……。踩着舒缓的音乐曲谱前行,城市的喧嚣和嘈杂凝固了。原来,岛上的两万居民,大部分喜欢音乐,尤喜弹琴。无论白天黑夜,随时能听到悠扬的琴声,从某个窗户飞出,萦绕在你耳边。日光岩下的菽庄花园,假山庭院,清静幽深。花园里的钢琴博物馆,陈列着爱国华侨胡友义先生收藏的近百架古董钢琴。进入馆内,木地板在脚下吱吱地发响,黄色和橙色的主色调,让人感觉别样的温暖。出馆,过了寨门,沿着避暑山洞,拾阶而上,就能登临日光岩顶。伫立巨石,举目远眺,海礁嶙峋,岸线迤逦。浪花拍打着岸边礁石,水声如鼓,千倾波涛澄如碧练。岩下,葱郁的绿树掩映着红瓦绿墙,错落有致。金黄的沙滩,红色的屋顶,绿色的榕树,蓝天白云,一幅美丽的水彩画,展现在眼前,令人心旷神怡。一位乌黑长发,裙袂飘飘的年轻女子,正动情地唱着人们熟悉的歌:“鼓浪屿四周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浪,鼓浪屿遥对着台湾岛,台湾是我家乡……”淡淡的乡愁,在婉转悦耳的曲调中流淌。
鼓浪屿是华美的。岛上的树木,千姿百态,郁郁葱葱,随处可见榕树和梧桐。垂着长藤的榕树宛若梦幻中飘逸的思绪。硕大的树冠,像瀑布般茂盛。一棵大榕树,就是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不停地向客人们娓娓述说,高大的梧桐笔直的站立在那里,望着岛屿那边的都市风情。这些参天的古树都有百年之龄,每一棵树都不再是植物,更像是一位历史的见证者,走近它,仿佛它在用年轮向我们讲述着遗失在岁月里的故事,走过它们身旁的是时间的回音,是一张张陌生又熟悉的脸庞。许多老别墅,爬满藤蔓,斑驳、破败,驻足细看,生锈的、偶尔还有断裂的花窗、门栅、护栏。然而廊檐上精雕细刻的图案,无不体现出它的典雅、华丽、精致和唯美,用手触摸着颓圮的篱墙,静听墙内似乎还演绎着当年的风情万种。争艳的三角梅,散发阵阵幽香,给遥远的故事增添几分浪漫的情调。布满青苔的台阶、小路,从墙身砖石缝隙中长出的小草,让我感悟这个小岛岁月的沧桑,以及沧桑过后的平和与安详。海风吹走了白云,海水在远处奔腾。游人如织,人人怀一个梦而来,走近了海岸,但走不出天涯情思,最终成为鼓浪屿的过客。
鼓浪屿的浪漫与美都雕刻在细节上,深刻在骨髓里。稍不留心就撞进浪漫与梦想的天堂,没有丝毫伪装,也没有丝毫做作。人总会带着一种情愫远行,快乐、平静或者如同释放一般的安然。品一品花茶,吃一点点心,每一样都是精巧无比和用心无比,而鼓浪屿把这种精巧汇聚成一种文化与浪漫的情怀,让你的心在宁静中休憩,在休憩中静待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