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单刀直入,直接点题,告诉读者我要写的背影是父亲的。首句中的“已”字,仔细品品,就能感觉出作者对父亲的挂念之情不是一朝一夕了。如果去掉“已”字,本句就顿失其味,有了它,才能知道在作者内心,两年余实在是太漫长了,只有内心时常想念一个人时,才会觉得度日如年。首句是从时间的跨度上隐隐地流露出对父亲的想念,而第二句则是将想念落实到具体的一物上。)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追忆前事,那一年是1917年,作者是在8年后的1925年写下的这篇文章。交代了他和父亲会聚的原因是由于祖母的去世。)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本句笔锋还未写至最主要的背影上,却先暗示了读者本文的情感——即一个父亲对孩子的关爱。父亲见我睹物思人,不禁流泪,反劝我不必难过。去世的那个人是父亲的亲生母亲,子欲养而亲不待,生身之母去世,最伤心的除了丈夫就是儿子,从文中可以推测出祖父应当已不在人世了。父亲的内心实际上应该是比作者更加伤心,当然年龄大了,同时也相对更能看得开生死,他不忍见到孩子伤心落泪,便以此安慰。)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澹,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引出本文火车站的部分,同时也表明家中光景惨淡的原因和程度,顶梁柱失业,至亲去世,就算典卖了东西,也只够还账,连场亲人像样的丧事也办不起。此处还有更主要的,为文章背景营造出一种压抑沉重的气氛,并且借此光景为后文父亲爬月台时作者感觉到心酸凄楚助力。试想,如果朱家光景好一些,一个收入颇丰、家庭经济也没啥困难的人,去爬月台买橘子,朱少爷见了,会有这种酸酸楚楚至于落泪的心境么?显然不会。就像才高八斗的钱钟书就写不出背影这种文章,因为他身上没有经历过底层人物的悲酸,钱的条件比朱好。)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南京浦口火车站。)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这几句写出了父亲在送我与不送我之间矛盾踌躇的心理状态。父亲不送我,倒不是因为不爱我,相反,从前文可以看出朱家负债累累,而父亲又没工作,意味着没有生活来源,急着去南京谋事,更多的是家庭的责任,同时也为了能更好地供我读书。而那一系列的描写,如“再三嘱咐、甚是仔细、终于不放心、颇踌躇、终于决定”等都体现了父亲对我的爱和不舍。毕竟,在那样的光景下,赶紧找到一份维持生计的工作和送一个已经来往过两地多次的孩子去火车站,两者谁更重要?至少从实际点看,前者更重要,后者反而显得可有可无、末梢细节。可父亲选择了后者,此中也能分析出父亲对我的不舍之情盖过了他的正事。)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从送别起,这是父亲说的第一句话。作者认为不必送,还是谋事要紧,而父亲却不然。而父亲的回答是一以贯之、坚定的,就怕儿子在路上缺少妥帖的照料,始终不放心。)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此处是反语,作者此刻已步入社会多年,写此文时才真正体会到当年父亲的不容易。)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父亲替儿子择好座位,希望在拥挤的车厢内上下方便一些。);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再次叮嘱,再次嘱托茶房照料,情意殷殷。)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父亲年少就出外谋生,当然知道世俗金钱至上的道理。却仍然不遗余力地嘱托,完全是对孩子的一片深情导致了他宁可费口舌嘱托,相信茶房会好好照料我。)唉,我现在想想,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此处又是反语,有些自责的意味。)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这是父亲说的第二句话,怕儿子在漫长的旅途中没啥吃的,或许口渴。)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描写出过去的艰难不易,作者怕父亲累,决定自己去,但还是拗不过父亲。在父子分别之际,每个父亲都总是想为孩子多做点事,父子天性使然。)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段是本文的重头戏。通过白描的手法,如实地再现了父亲下铁道、爬月台的情景。)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一个肥胖的人、一个失意落魄的人、一个过得极其惨淡的老父,努力挣扎着爬月台,就为了给儿子买几个橘子,难怪作者要落泪。怕父亲见了,更加引起父亲内心的伤感。)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作者原本不要他送,甚至觉得父亲是个迂腐份子,可是亲眼见了父亲爬上爬下的背影后,不禁心酸落泪,顿时觉得父亲对自己的爱之深重,而自己对父亲总是充满了不理解,此刻才觉愧对父亲甚多。所以父亲一回来,作者马上就过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一股脑儿放”从侧面表现了父亲买橘子过程的辛苦劳累,所以一到该放的时候,就赶紧全都放下了。“轻松”我们可以知道是父亲为儿子完成了一项对他来说较为艰难的事,可是偏偏加了“似的”两个字,为什么不写成“心里显得很轻松”呢?这就隐隐地说明父亲的内心其实是不轻松的,父子分离,父亲是舍不得的,可是现实却无法改变,为了不让儿子的心情沉重,所以他勉力装出轻松的样子来。)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过了一会儿”,这段时间是一段空白,是父子在车上徘徊相对的时间。不舍之情虽重,却也不得不走。这是父亲说的第三句话,让孩子到了北京后给他报平安,好解他心中的悬念。)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走了,仍要回顾。这是父亲说的第四句话,他怕孩子的行李被偷,那是他儿子的生活倚仗。)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作者对父亲的离别也满是伤感不舍,所以一定要再也望不见才肯进车厢,他才不管行李会不会被偷呢,在作者心中是情重于金的。虽然他也没几个钱。)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事情回忆完,将笔墨回到了近几年,之前写的是8年前的往事。再次提到光景的惨淡,与前文呼应,甚至比往年更加惨淡。)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这几句点出了父亲一生的不容易,也向我们暗示了以前父子之间是存在嫌隙的,朱父喜欢女人,朱自清在这一点上是很不喜欢他父亲的。同时朱父是典型的封建家长,从小对朱自清非常严格,从小就操控着孩子的生活。那时新学兴起,可朱父还是不相信新学的教育效果,坚持送朱自清去清末的秀才先生那里学习旧学。朱自清小时候写的文章,他都要过目,写得不好,就要发火,大加批评。后来朱自清长大了,去北京念书,那时正是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学、新思想给了朱自清很大的震撼,使得他对父亲这种封建作法越发看不惯。朱父为了维护他心中的伦理纲常,有一次私自去扬州朱自清任教的学校,凭着与校长的私交,拿走了朱自清当月的全部薪水,这更加使得朱自清不满,所以朱自清后来就到了浙江等地教书。正因为有嫌隙,所以事情过了8年,父子嫌隙消弭后,作者才写了这篇至为深沉的文章。这也是为什么文章开头就说父子有两年不相见了。)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本句表面上看父子关系已转融洽,但是“惦记着我的儿子”这一句就让人再涉遐想了。可能父子关系渐渐缓和,但还是没有真正和好,朱父心里惦记作者,却又放不下封建家长的面子,不愿意当面向儿子道歉,所以借着关心孙子的借口,与作者常书信往来,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这封信就是1925年写的,作者就是看了这封信,才写了这篇文章。老父坦言自己大去之期不远,一下子触动了作者心中的父子之情、孺慕之情。1928年,朱父读到这篇文章,感动得老泪纵横,也由此父子嫌隙彻底冰释。事实上,朱父直到1945年才去世,而作者三年后去世。)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再次点题,与首句呼应。文末的一声叹息,有懊悔,更多的是渴望。上两段的“唉”字充满了自责懊悔,而这个“唉”字却是作者急于想要再见父亲一面,他也担心父亲不久就会去世。)
写在文后:
本文作为叙事类文章,事情只有一件极平淡的事;作为人物类文章,却没有人物的肖像描写、神情描写,只有动作描写,再加上四句极为简短的语言。可是从这些极平淡的语言中、动作中,我们却能想象出这么一个深入人心的父亲形象,仿佛他长什么样子根本不重要。
本文明明是作者想念他父亲了,却偏偏不写自己如何想念,反而写父亲对自己如何的关爱,这样子效果就会更加强烈。
本文的语言读来觉得典雅而又平淡,细细看,竟觉得文采斐然。事实上绝大多数民国作家的文风都有这类特点,这主要得力于旧学的根底。现在的人能写出这种文章的已经很少了,新学没学好,旧学也已经被抛弃了。那些整天追求所谓花里花哨的古风文字,其实毫无味道,比吃苍蝇还恶心。
在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思想影响的旧社会,父子之间的关系最常见的便是父严子孝,这就是《论语》中所说的“威而不猛”,所以注定了父子之间的爱的表达也往往是极为含蓄间接的,往往重行轻言,爱之愈其深,藏之愈其深;而《背影》就将这一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做了非常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