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时候,你的高消费在别人眼里只是他的日常,这并不是社会的扭曲,而是个人的收入影响了你的消费观。
(1)
今天和同事一起坐出租车去看房子,在车上我们聊起了买包包这个话题。同事:你的包包很大,适合装很多东西,我也要去买一个。我:好呀,我带你去买,只不过这个包包不是很贵,才100块左右。同事:包包嘛,用来装东西的,能装东西就可以了,不用那么贵。我:是啊,包包如果不是人为破坏的,一个包包可以用很久了,我就不明白为什么那些人要买7万、8万一个的包包,这简直是虚荣心在作怪。正当我们聊天聊得火热的时候,司机大哥一句话点醒了我们,“其实这不是虚荣,而是别人的日常。别人每个月收入100多万,买个7万、8万的包包其实就相当于我们每个月3000多买一个100多块钱的包包。”shel007
正是司机大哥的一句话让我们醍醐灌顶。是啊,怎么能够用月薪三千的人的消费观去评论月薪百万收入的人的消费观,这不仅很傻,而且还很狭隘。
(2)
经常听小刘在抱怨他朋友的妻子,“我朋友的妻子真的很败家,每个月都得花2000多块钱去美容,真不知道你们女生的脸有什么珍贵的,浪费这么多钱,真败家。”小刘为了表达他的“愤世嫉俗”,于是像祥林嫂(鲁迅笔下的一个人物,逢人便说自己的悲惨故事)一般,逢人便说,真的好“威风”啊!
终有一天,有些同事看不惯他的行为,问他:“你朋友的妻子月薪多少钱?”小刘:“几万块吧!”于是同事就怼了他一句,“你不看看她的月收入多少钱,别人月收入几万,花点钱保养保养自己怎么了,哪像你啊,收入才几千,对于你肯定败家了,她那时合理消费,对自己的合理投资,你怎么能用你的消费观念评价她的消费行为呢!你真逗。”从此之后,小刘再也不聊朋友妻子的消费了。
(3)
前段时间和家里人去玩,在景区售票处闹了一个笑话。家里人叫我去售票处买票,因为景区在推广网上购票,于是售票员建议我在网上购买票,在网上买优惠票可以每张门票省5元,总共四张票就省了20块钱,于是从来没在网上买票的我在网上买了票,正准备检票进入景区时,景区工作人员告诉我,我买的票要一个小时才能生效。在那时我十分尴尬,我表哥对我说:“你被骗了吧,就为了省这20块就要等一个小时,你还是把网上订的票退了在现场买票吧。”于是我又折腾了一会,最终浪费了很多时间才进入景区。
回家后,我仔细地思考了这件事情,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个人的收入决定了一个人的消费观,如果我的收入足够高,我又怎么会为了那20块钱而浪费那么多时间呢!
(4)
生活中有很多你觉得高消费的东西在别人而言恐怕是日常,这是个人收入决定了个人的消费观,你不能以自己的消费观去评论别人的消费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