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识了一个四十五岁的女人之后就开始写鬼故事,他也说不清为什么,他向来觉得自己是个崇尚理性的人。
那个女人是他在楼道里碰上的。那天晚上他出去倒垃圾,恰巧女人从隔壁房间里出来。他好像从来没见过她,尽管他已经在这里住了三年的时间了。
女人主动跟她打了招呼,她说她最近刚搬进来,是他的邻居。她还告诉了他自己的年龄,她说她已经四十五岁了,应该比他大,如果以后有什么事需要帮忙的话可以告诉她。说完,她关上门回了房间。
他有点儿纳闷儿,刚刚认识,她为什么就告诉他自己的年龄,还说要给他帮忙。
自那晚之后,每天下班他哪儿也不去,只是径直回家,甚至连他最爱的酒吧也不去了。吃完晚饭,他就埋头坐在书桌前写起了鬼故事。
鬼故事里的主角只有一个,是一个四十五岁的女人。她身材微胖,是她那个年龄段该有的样子。她总是穿着一件红白圆点儿的连衣裙,眼睛明亮。他笔下的那个女人也喜欢写鬼故事,在她写的鬼故事里,主角也只有一个,也是一个四十五岁的女人。
男人连续不断地写了一个月,尽管主角只有一个。他从女人出生的那天开始写起,写她上的学校,写她的工作,写她的爱情。可在写她的故事里,她没有婚姻。他像是给她写了一部自传,一直写到她四十五岁的年纪。从她四十五岁开始,她之后的人生似乎成了一片空白。
他又恢复了每天去酒吧喝酒的夜生活,他好像已经把这个鬼故事忘记了。
一天晚上,他出门去倒垃圾,恰巧一个女人从隔壁的房间里出来。这个女人很年轻,二十五六岁的样子。他往房间里望了望,他在找那个跟他打过招呼的四十五岁的女人。这个女人也同样跟他说了话,她说自己在这里住了三年还是第一次看见他。
他有点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你已经在这里住了三年了?那一个月前那个四十五岁的女人是你什么人?”女人有点儿发懵:”没有啊,哪儿有什么四十五岁的女人,这里就我一个人住呀。”
回到家,男人怎么也想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他一抬头,突然看见衣架上挂着一件红白圆点儿的连衣裙。”
p.s. 以上是我的一份作业。这个作业是按照作业要求写的。
作业的要求是:以“他认识了一个四十五岁的女人之后就开始写鬼故事。他也说不清为什么,他向来觉得自己是个.....样的人.....(以这则契诃夫的笔记为开头,续写,600字之内写出一个清醒时刻让他意识到自己为什么会开始写鬼故事。)
这是我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小说,虽然字数不多,可它基本符合了小说三要素:“有性格的人物、有逻辑的情节、人物的觉醒时刻”。
上周六是钱佳楠小说写作坊“开课的第一课。钱佳楠,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美国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艺术硕士,即将赴南加州大学攻读文学和创意写作博士。著有长篇小说《不吃鸡蛋的人》的等。
参加三明治的这次小说写作坊是许久以来的一个心愿,这已经是钱佳楠小说写作坊的第三期了,每年只办一期。
以前一直不知道什么怎么写小说,尽管看了许多小说还是不会写。也听过一些老师的课,可他们没有一个人把什么是小说真正讲清楚。我也曾尝试着写过几个小说,可基本还是顺着自己的思路走,说小说不小说说散文不散文的。写过一个发生在意大利的绑架的故事,也没有写下去。
我也买过不少关于如何写小说的书,可怎么也看不进去,大概因为太枯燥吧。
钱佳楠不愧是教授写作的老师,她在爱荷华大学教本科生。短短的一个半小时的课程就把什么是”小说“讲得很清楚,什么是好小说的要素。
小说要有“人物、情节”,这大概每个人都知道。可到底人物应该怎么写,情节又是什么,总是有些模糊不清。
小说里的人物大概都是些:有问题的人物“,换句话说,就是有“性格特征的人物“。这些人物特点在传统小说上表现的很强烈,比如“一个极为孤独的人”,“一个精神病患者”等等。但是现代小说里,写“一个普通者”更加成为普遍,如何把这个“普通者”写活就成了作者的一种修炼。
什么是“情节“?情节就是故事内容,情节是要有因果逻辑的,因为怎么样了,所以怎么样了。我之前写的为什么不是小说,就是因为没有这种因果逻辑。这也是我在这堂小说课上学会的。
最大的收获是第一次知道了小说要有一个”顿悟“时刻。什么是”顿悟时刻“?“顿悟正是精神世界被照亮的某个时刻,也成为转而探寻人类内心的小说体现其戏剧性的一种方式。”(张悦然《顿悟的时刻》。换句话说,就是看完一个小说之后,让你突然惊醒的那一刻,“一次突如其来的精神显现”。“顿悟”特别适合短篇小说,因为在有限的篇幅里,很难充分展示人物所繁盛的复杂改变,顿悟成为一种展现人物改变的高效而极简的方式。“(张悦然的《顿悟的时刻》)。
在我写的这篇小说中,结尾就是一个顿悟时刻:”他一抬头,突然看见衣架上挂着一件红白圆点儿的连衣裙。”让读者突然明白他为什么认识了一个四十五岁的女人之后就开始写起了鬼故事。
为什么说这个小短篇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因为这是我第一次不再写自己,而且第一次写的故事完全没有自己的影子,完全是一次“大胆的想象”,是一个“瞎编乱造”的故事。
坐在电脑前好几天怎么也想不出一个这样的故事到底该怎么写,甚至晚上躺在床上也在绞尽脑汁地想如何完成这个作业。看着越来越多的人交作业,而且离交作业的时限越来越近。“怎么也要完成作业呀”我心里在想。
怎么才能把一个男人与一个四十五岁的女人联系起来,而且还要认识之后写起了鬼故事。这个故事里怎么都要有个鬼,要有一个死去的人。起初我设想了一对母子,儿子失去母亲,突然在梦里梦见她,因为对母亲的思念,所以就开始写起了鬼故事。
600字对于我来说写起来太轻松,可我竟然花了两、三个小时在思考,如何开始写这个故事,如何让故事看起来更合理。“逻辑”“是这次小说写作体验上自己悟出的道理。动笔之前,必须把小说人物之间如何联系想清楚,如果是个长篇,也就是所谓的”提纲“,有个这个提纲,写起来就比较轻松。
思考了近两个小时后开始写,可写着写着小说完全不是按照我设定的”母与子“的关系走,小说自己自动生发出了另一个故事版本。这个故事的设定我个人比较喜欢,不太落俗套,没写什么爱情或者亲情一类的故事。
语言上一直是我的弱项,不太会用”形容词“或者华丽的语言,我也感到了自己语言的贫乏,只会用最简单的文字写完一个故事,有人说这就是”我的风格“,也许吧。
写完小说之后顿时觉得轻松了许多,终于完成作业了。早上起来之后看到了别的同学给我的小说写的点评——”吓死我了。有点电视剧《先生贵姓》的意思。我个人读下来感觉是男人被女鬼上身后开始写女鬼的自传了。喜欢这样的设定!是一只爱表达的可爱的女鬼吗?”
看来她看懂了我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