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隋唐说部,称尉迟恭微时,本住山西麻邑县,冶铁为业。以善用鞭故,曾自铸雌雄钢鞭一对。后因世乱年荒,寇盗四起,贫困无以谋生,乃出投军。于时结发梅氏,方怀孕未产。尉迟恭与妻分别,将双鞭镌刻己名,及未产儿尉迟宝林之名于上,夫妻各执一枝,以为日后圆镜之证。
孰意出行未几,家中即遭寇乱,梅氏即被刘国珍掠去,强占为妻。梅以有孕在身,欲延尉迟一脉,故忍辱从之。
至是已将二十年,尉迟恭已为佐命元勋,适因北寇周刚反叛,尉迟恭挂副帅往征,行军至白良关,父子乃相遇于疆场之间。变仇敌而为骨肉,皆二鞭之证也。于是父子团聚,仇寇伏诛,而白良关亦自不攻自下矣。惟梅氏夫人,则因身已失贞,无颜见夫,故自缢于后堂,以明其志云。
鄂国忠武公尉迟恭,字敬德,朔州平鲁下木角人。唐朝名将,官至右武候大将军,封鄂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尉迟恭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玄武门之变时助李世民夺取帝位。
晚年谢宾客不与通,于显庆三年去世,唐高宗为其废朝三日,册封司徒、并州都督,谥号“忠武”,陪葬昭陵。 尉迟恭被后世尊为民间驱鬼避邪、祈福求安的门神。
传说其面如黑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尉迟恭(胡敬德)与秦叔宝(秦琼)是“门神”的原型。 裘盛戎、李长春、尚长荣演出过此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