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见面总是关心你有没有买房子?有几套房子?开的是什么车子?似乎没有这个你简直就是妄为人类,难道说真的房子、车子才是认真正的幸福指标吗?其实不然。
哈佛大学用了七十五年时间跟踪了七百二十四名毕业生调查,结果显示,决定他们幸福指数的不是房子、车子、票子、位子,而是他们和身边人的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质量越高,幸福指数越高,婚姻的满意度越高,他们的幸福指数越高,他们有的有可能有名和利,有的并没有什么名和利,但是他们身上都有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的家人关系很和睦,而这个是他们幸福指数很高的最重要因素。
今天我们的物质越来越丰富,但是幸福指数越来越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就是我们今天所崇尚的房子和车子。
有很多人有房子,却没有享受过房子,因为房子的贷款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有的人有车子,但是车贷却像狗皮膏药一样的贴着他的生命。
有的人(特别强调有的人不是所有人)根本就不适合买房买车,但是为了面子,勉强的去付了首付,但是却压上了他后半生的幸福。
有人说,生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实这是自欺,因为有许多人不知道贷款消费实际上是个陷阱,看上去甜,吃进去就是苦的。
就讲个简单的例子,当你收入不高的时候,你能够知道丰简从易,但是有一天你开始更多的关注淘宝了,开始刷信用卡了,不经意的为自己能够豪迈的购物而感到很爽,但是还信用卡的现实却让你捉襟见肘。
家里的物质越来越好,但是你要享用它们又需要花很多的时间,你认为买个咖啡机回来,以后每天喝上一杯热咖啡,那是何等惬意的事情,结果呢?买来之后就那个礼拜喝过几次,以后再也没有见过你动过它。
这种事情可以举一反三的,真心讲,认幸福并不是靠物质,房子、车子不是幸福指标,一个人不懂得在现状上幸福,给你再多的财富你都不会幸福,因为幸福和物质无关。
物质化的追求,使人落入拜金主义之中,以至于今天人们不再看重亲情、友情、爱情,而一切都以金钱为标准来衡量。
这样的价值观带来的结果就是人越来越物质化,这样的物质化使人失去了精神追求,其实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思想,思想让人高贵,精神追求是物质无法比拟的。
比如说我们在思想一朵小花生命力的时候,我们会被生命的顽强而感动,从而自己也会从感动里带来生命的行动。
就比如今天有许多人去旅游,只知道拍照片在朋友圈晒,根本就没有享受旅游过程中对大自然的感叹,对生命的思考,对人生的升华。
其实他那个不是旅游,只是看热闹,只是为了告诉别人我在旅游,我的人生很充实,没有多少意义,因为他的思想仍然是很低俗的,原谅我这么说。
今天碰到一个朋友,和我说起他的大哥有三套房子和轿车,另外还有很大的生意,但是就现在他的家庭整个闹腾的不得安宁,亲情、友情、爱情,基本上都是见光死了。
人生到底为什么?难道真的就是为了房子和车子,这些物质吗?肯定不是,那么到底人生是什么才有意义呢?
人生要能够在当下就满足就有意义,不怕读者笑话,我现在的钱包里有18.30元,已经有一个礼拜的时间都是这个数字了,估计有的人可能要是这样要崩溃的。
但是我并没有觉得我缺少什么,因为我的满足并不是钱包里的票子,出门代步工具只是电动车,住的房子也是租的,但是我觉得这些并不影响我的幸福感。
我满足的是上帝给我有聪明的儿子,我身边有一群爱我和我爱的小伙伴,我享受着我的所有,我享受着我的今天。
有很多人一生都在奔忙,他根本没有时间停下来享受一下他的人生,他觉得自己太忙,没有时间享受,如果一个人忙到没有时间享受人生的话,你就已经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了。
有许多人一生只知道爬山,却从来没有欣赏过沿路的风景,等到了山顶才发现光秃秃的一片,那时候对人生的感悟就是错过了好多的美好风景。
有时候我们需要停下脚步,看看身边的人和事,然后学习享受这一切,否则我们真的不知道我们到底要什么,不要只知道匆忙赶路,停下来,等等你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