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物体,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形成了常识性的特质与形状,我们做设计时,就要抛开这种已经固有思维,从事物本身的最初点去思考。
——原研哉
这让我想到了回归最本质的需求:面对日常生活,我们有多久没有停下脚步,仔细思考我们的真正需求是什么?越是熟悉的日常事物越容易被忽视,如果停下来重新认识它,也许你的生活会变得不一样!
就像我们需要一个杯子来喝水,但是不是真的需要一个杯子,而是需要一个盛水的物品。打破固有的思维,或许我们得到的就不只是一个普通的“杯子”,而是一件既能喝水又充满惊奇感的礼物。
这是生活的哲学,也是收纳的哲学——
化妆器物收纳
“一切围绕需求出发,打破事物原来的固有思维”,上图也许是个生动的例子:你会发现原本是做寿司饭团的竹帘,经过巧妙的改造就可以作为化妆品收纳的工具,而且这个功能还颇具禅意,因为抓住了事物共通点——“卷”。所以禅宗讲“一切圆通一切性”,追求的就是一个“悟”字,悟到了,也就通了。做设计也好,对待生活也罢,又何尝不是需要一份“感悟”呢?
床边收纳袋
“打破固有思维,还包括思维的与时俱进”,这点在床边收纳袋上体现的很好。我曾经每晚睡觉前被床头柜摆放的乱七八糟的物品搞得心烦意乱,拿取也不是很方便。后来我就想,有没有这么一种物品可以帮助我呢?一搜还真有!(感谢某宝的强大!)我就在想,很多需求是随着时间推移才产生的,过去没有那么多的电子设备也就没有这个需求,如果我们抱着固有思维,就一直没有人发现这个需求,那么我想:入睡前面对凌乱的东西我将多么痛苦!
随手一物做收纳
我曾经很讨厌老一辈拿吃剩的罐头瓶当水杯、糖果铁盒做收纳之类的废物利用,因为我觉得很土很难看。但是现在我又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如果你能将这一切做的更好更美、更恰如其分,你的生活质量因此得到了提升,那这么做未尝不可。但前提真的是你要有颗热爱生活、不迁就的心,而不是只为了所谓的节省。所以,打破固有思维,需要有颗真正热爱生活的心。
沙发扶手桌
很多需求也许不能在很大程度上想象出它的好处,比如上图有人会说有茶几啊,但是其实如果真正拥有你会发现,像是一套组合搭配(大小茶几都需要),小边几给你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窝在沙发里看电视,身体不动动动手就可以拿取手机、一两件饮料零食,“哇塞,太爽了!”,你发现“原来很多需求是被创造出来的”。
厕所收纳柜
有一段时间上厕所喜欢看手机,不知道这算不算怪癖?总是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一直用手端着手机,需要腾出双手的时候手机没处放,经常回收放在后面水箱上。如果身边有一个小台子,可以放放手机,又能收纳手纸等物品,岂不妙哉?其实这很容易做到,但我们大多数人却一直没有去做,原因很简单:我们大多数人在固有思维上太容易得过且过了!
放在那改成挂起来
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东西未变,但是需求却解决了。很多时候我们经常被生活中一些小问题卡住,感到束手无策。其实只要换个思路,并没有很复杂却解决了问题。就像摆满洗手台面的化妆品,占地方且很容易碰倒不说,用的时候拿起来再放回去也是一个需要优化的过程,如果换个思路挂起来,你会发现这些都不是问题了。
智能环的妙用
智能环是我起的名字,看字面就知道:东西很普通,需要的是智慧和想象力,以及…….多喝饮料!很多废弃的东西,包括这个饮料金属环,都很美!有着优雅的造型和靓丽的光泽,稍加打磨摇身一变就可以多挂一件衣服,这印证了一句话:打破固有思维,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细微处不易觉察的美!
喏!这就是生活!
智慧和哲学隐藏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