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著名作家雷诺兹•普莱斯是我20世纪80年代在杜克大学上学时的教员中为数不多的名人之一。他喜欢戴一条长长的红色围巾,在校园内大步闲逛,他好像不在意他的回头率。
我听普莱斯的关于“创造性写作”的讲座时,他向我们展示了艺术家的风度、整齐的服装和他与名人的故事。我们不仅尊重他,我们还敬畏他。正因为这样,他很感激,他认真对待我们每一个人,尽管我们还不见得对自己认真负责。
可以想象,当我们听到普莱斯说“任何写手都应该基于读者真正想做的是放下书去看电视,或者拿罐啤酒,或者打会高尔夫这一假设来创作”时有多惊讶,教室里一下就炸开了锅。看电视?喝啤酒?我们还以为是为风雅的有学问的人写作呢。普莱斯好像要我们放下身段迎合别人。那个学期晚些时候,我才明白普莱斯只是将一个很明显的道理用简单的语言说出来而已:如果你写得没意思,别人为什么要读呢?
几年以后我从认知心理学而不是文学的角度再看这段话。阅读是一个改变读者思考过程的大脑活动,所以每一篇散文或者诗歌都是个提案:“让我带你走上一段心灵的旅程。跟随我,相信我。路程可能艰险,但我保证这次历险是值得的。”读者可能会接受这个邀请,但是做决定的过程不仅仅停留于此,随后每走一步读者都有可能认为道路太难走,或者景色太乏味,从而结束这一心灵旅程。所以写书的人必须始终关注读者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有没有得到应得的回报。需要读者付出的比例越髙,继续阅读的人就越少。
我认为这个比喻对于教学也适用。一位教师想要指引学生往某个方向上走,或者探索一片未知的土地。这些对于教师来说都可能是全新的地方,所以他们可以同时经历这个旅程。教师总是鼓励学生向前走,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灰心,利用过往经验,感叹景色的优美壮观。就像作者要保证读者不放下书,教师也要劝学生不要放弃旅程。教学是一种劝说。
那么你该如何劝说学生跟随你?你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我们正在跟随受尊敬的、带来启迪的人。不错。如果你获得了学生的尊重,他们会因为相信你、要讨好你而集中注意力,如果你认为有值得注意的事,他们也就相信你。问题在于学生(和老师)对于自己的心智活动只有有限的掌控能力。
尽管我们认为我们对想要注意的事情有掌控能力,但大脑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例如,你可能坐下来读点什么,就拿报告来说好了,你知道可能会有点无聊,但是你还是想仔细地阅读它。你的意愿是好的,但是你发现自己已经在思考其他事情,眼睛只是扫过文字,却根本没有读进去。类似地,我们都遇到过这样的老师:我们喜欢他,可是他不太有效率,他做事杂乱无章,或者有点无趣,即使他很和善认真。我在第一章说过,有趣的内容不一定能保证观众认真听讲--还记得我初一的那次性教育课吗?学生想要理解或者取悦教师的愿望不能保证他们会认真听讲。
那么教师该如何尽最大可能增加学生跟随他的机会呢?我另一个大学的写作老师解答了这个问题:“大部分的写作是在期待读者的反应。”要想正确地指引读者,你必须知道每一句话会将读者带向何方。他会感到有趣、困扰、诗意还是唐突?读者的反应不仅取决于你所写的内容,还和读者的身份有关。“教学就像写作”这句简单的话在幼儿园教师和销售人员那里会有不同的理解。期待读者反应时,你需要知道他的个性、品位、偏好和背景知识。我们都听过“了解你的观众”这样的建议,我的教授解释了这对写作也适用,我完全相信这一点。
〔1〕我相信普莱斯也会同意将他后来的忠告应用于教学:如果你的方法只适合于注意力集中的好学生,那么你必须重新设计新的方法,否则你必然失败。
所以,为了确保学生跟随你,你需要让他们时刻保持兴趣;为了确保他
们有兴趣,你需要期待他们的反应;为了期待他们的反应,你需要了解他们。“了解你的学生”是对本书内容的一个比较概括的总结。这句话听上去很可疑,像“祖母心理学”说的话。如果你还没发现你应该了解你的学生(我相信你已经发现了),你的祖母会告诉你应该这么做。认知科学不能比祖母做得更好吗?
认知科学能做的是详尽地阐述,让干巴巴的理论结构有血有肉。有些关于学生的事情你必须知道,有些你可以放心大胆地忽略。你不仅可以利用这些知识,你还可以采取行动,而不是采用听上去可行,却事与愿违的举措。表1总结了本书每一章的原理、有效地利用它们所需要的知识类型,以及我认为最重要的课堂启示。
认知科学家知道的其实比这九项原理要多。这些原理被选中是因为它们符合这四个条件:
1. 正如前言所说,不管这个人是在实验室里还是课堂上,不管他是一个人还是在群体中,这些原理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脑的复杂结构意味着它的属性经常会随着环境改变。这九项原理总是可用的。
2. 每一项原理都基于大量研究数据,而绝非是一两个实验的结论。即使原理有误,也非常接近正确的表述了。我不认为会因为出现颠覆性的数据,导致我必须删除其中某一章而在五年内改写本书。
3. 使用或者不使用这些原理将对学生的表现产生很大的影响。认知科学家知道很多可以运用在课堂上的其他方法,但那些原理的作用不大,所以还不确定是否值得这么做。
4. 一个原理只有清楚地具有利用的价值,我才会将它归纳进来。例如,“注意力是学习的必要条件”就不满足这一条件,因为它不能为老师提供任何有用的指引,尽管它满足其他三条。
我知道有九条原理满足这四个条件。其中三条和我们遇到新问题时发生的事情有关:我们对它是否是中等难度感兴趣;我们在已知的条件下理解它,就像其他经历一样;我们用思考来记住它。三条和专业技能有关:专家的思考需要事实性知识和练习,和新手的思考不同。两条说的是学生间的差异:他们学习的基础结构大同小异,尽管学生的智能有高低之分(无论怎样定义),智能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这八条对于学生有用,对于教师您也是一样。第九条我要特别强调:教学水平只有通过练习才能提高。
我声称这些原理可以导致根本性的改变,但是这不等于运用起来轻而易举(“拿上我的秘诀,嘣!你变成好老师了!”)所有表1中的原理都必须带着判断力去运用,任何一个都有可能过犹不及或者变味。如果认知科学不能提供详实的处方,它对教育的意义何在?
教育和其他研究领域的共同点在于它的科学研究成果有用,但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建筑师会用物理学原理设计办公楼,但是他还需要美学原理的帮助,这是科学办不到的。同样,认知科学的知识在计划教什么、怎么教时能帮上忙,但事情不是到此就结束了。
虽然不是全部,但我看到认知科学对教师有用的两个方面。首先,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教师在相冲突的顾虑中找到平衡点。教室不仅仅是认知的地盘,它还是包含情感、人际交往、动机等的地方。这些迥异的元素导致了不同的考量,有时候它们会产生冲突,换句话说,最好的认知练习可能对动机练习不好。懂得本书所说的认知科学原理可以帮助教师平衡这些矛盾甚至冲突。其次,我将认知科学原理看成教学实践的有用边界。物理学原理不能完全规定工程师如何建造大桥,但是它使他可以预测建造后的性能。同样,认知科学原理不能命令教师如何教学,但是它能帮助你预测你的学生会如何学习。如果你利用这些原理,你可以使学生受益的机会最大化。
教育是将历代累积起来的智慧传递给孩子,我们充满热情地相信它的重要性,因为我们知道它可以让每个孩子拥有更好的生活,这也是让我们所有人受益的一件事。如果我们不能将人类累积的智慧用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就太可惜了,这就是《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出版的目的。教育使人更聪明,聪明的人可以使教育更美好。
译后记
初识这本书是2009年春天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书店,它端坐在本校教授著作的最显眼处。拿起来才发现作者便是我必修课--认知学的老师。上网后发现,这本小书很牛气地名列亚马逊网上书店教育心理学销售排行榜首,心中顿生敬佩,日后上威林厄姆的课也专心了许多。
机缘巧合,有国内出版社与我联系翻译这本书。我一口应承下来。将老师的著作翻译介绍到中国是我的荣幸,于是利用寒暑假及课余时间,我译完了全书。
本书的风格和他的大学教科书很像,字体不大,黑白图片,内容则是教科书的大众简化版,简明易懂,案例生动,适合一般读者阅读。书中有些“惊人”的观点,可能会颠覆许多国人的常识,但其背后都有扎实的理论根基和大量的实证数据,因而可信、可用。
教育是天下最神圣的事业,但也是让人困惑的事业,对于学生究竟是怎样学习的,至今尚有许多认知上的误区。本书展示了认知科学的许多最新研究成果,解答了一些常见的疑惑,畅销是必然的。我在国内读完了中学,至今还在美国大学里读书,我深感中国的学校教育与美国的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师生、家长都有类似的困惑。期望本书的出版对中国的学生、教师、家长能有切实的帮助,从而达到我的老师在书后所言“教育使人更聪明,聪明的人可以使教育更美好”的良性互动。
赵萌 2010年3月15日 于美国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
[General Information] 书名=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作者=(美)丹尼尔威林厄姆著 页数=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