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村庄在余晖中等待,儿时的每一天是那么的漫长,而傍晚是村里一天中最热闹的时间,大人们陆续从田地里干活回来,袅袅炊烟渐渐从屋顶升起。

小伙伴们放学归来,趁着晚饭前间隙,忙着在村里的旮旯里躲窜,这时村里的鸡鸭狗的也便活跃起来。
这样的时光很珍贵,随着母亲们一声声刺耳的呼喊:“xx回来吃饭了…”。渐渐村子随着暮色的降临便又恢复了宁静。
夜幕降临后村子是很寂静的,感觉除了夏天的蛐蛐儿,水塘边的青蛙声和时不时在你耳边的飞翔的蚊子声,好像就没有了。
哦不,每当入夜时分,村里便会又响好一阵阵凄凉的二胡声,大家知道这王二伯又开始拉他的二胡了。

王二伯家离我家不远,破烂的两间木房还有些倾斜,说是木房子,其实也就是几根柱子是木头的,房子除了王二伯睡觉的地方有一面土墙,四周全是王二伯从上山砍回的一梱梱柴草围起来的。
王二伯的家我们小伙伴最熟悉,因为进出他家的房子很容易,躲猫猫时就经常进进出出。

从我记事起,王二伯就是一个人生活,哦不,还有一头老黄牛也睡在王二伯的卧室旁。
王二伯是一个残疾人,瘦小的身子还瘸了一条腿,走起路来一高一低还驼着背,头上的破帽子永远都是偏的。
王二伯拉二胡永远都是那一曲阿炳的《二泉映月》,经常都是音不在调上,而且时间都是把控在晚上,吵得村邻们都苦不堪言。
村邻们不止一次地嚷着叫他别拉了,但停止不了几分钟,《二泉映月》又会响起,因为村里人都知道王二伯的脑子有些问题,也不太和他计较。

听大人们说过,王二伯的二胡是以前来我们村下乡的一个知青送他的,拉二胡也是他教的,但王二伯就学了这一曲,而且还没完全学成。
后来王二伯就练成了现在这个音永远都不在调上的水平,真是苦了村里人。
其实王二伯为人还是很好的,村里谁家有红白事他都会去帮忙,砍柴、烧火、挑水啥的干得很是认真。
但吃席时他都不会上桌,每次都是捧着碗蹲在角落里,究其原因我也不知道。

小时候从大人们的闲聊中知道,其实王二伯年少时读了几年书,人也很聪明,后来是受到了打击,跳了山上的天坑。
然而奇迹的是王二伯竟然没摔死,被天坑里的藤蔓挂住了。
当村里人找到他并救上来后已经过了六、七天,然而命是捡回来了,但腿摔瘸了,脑子也不好使了。

当年王二伯为什么要跳天坑?村里的人也是议论纷纷,传得沸沸扬扬,有的人说是被红卫兵迫害的,有的人说是他喜欢的一个临村女生嫁人了,更有人说是被鬼缠了身。
虽然王二伯傻了、瘸了,二胡拉得也不咋地,但他拉的那首《二泉映月》 也许是他对自己多舛命运的一种无奈和泄愤。
悲伤的调子在无数个夜里划破寂静,在村子里飘荡,除了受到村里人谴责和埋怨,其中的悲伤和无奈,也许只有王二伯自己能体会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