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正午阳光出品的古装剧《清平乐》收官完结了。不管喜欢这部剧还是讨厌这部剧,广大观众都长出一口气。毕竟,一部长达70集的剧追下来,的确是个辛苦活儿。
更别说,这也不是那种讲述老百姓家长里短,吐槽婆婆儿媳妇小姑子关系的家庭剧,做为一部要讲述宋仁宗的长剧,在各种“宋代背诵并默写全文天团”通稿的宣传下,没点儿文化的观众都不好意思追剧。
但几十集的长剧看下来,有若干观众表示,确定过了,我们真的认为这不是一部好剧。肯定程度就像剧迷们认为这部剧真的是一部好剧一样。
这里所说的若干观众,便是豆瓣上给这部剧三星及以下评价的豆瓣用户。截至目前为止,已经有126418人在豆瓣上打过分,分数6.7。与之前同是正午阳光出品,评分7.7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相比,有影评人说《清平乐》全面扑街了,这话也不算太过。
为什么会扑街,已经有太多网友全方位多角度的吐槽过了。
一部公主与宦官爱情为主线的小言硬生生改成一位帝王波澜壮阔的一生。
不正常的人物设定、情节设定。歌女出身,却无比嚣张跋扈的张贵妃,前后表现令人大跌眼镜的曹皇后,时而朝堂、时而后宫的分裂式讲述,看的观众们也都有些精神分裂之余,只能不住叹气。
有剧粉很真诚的在网上向大家表示:你们真的认为《清平乐》不是部好剧吗?这都是因为大家都习惯了快餐,对这种需反复斟酌咀嚼的慢慢细烹出的饮食,失去了耐性。
说这部剧慢,有但却必要,快了,估计就看不懂了。这部剧所表达的思想,展示的画卷确是最真切,最美的!
对于网友这种呼吁大家来追剧受教育的深情召唤,实在令人有些喷饭。自家也算读过两天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个伪历史粉,对宋史有些肤浅的了解。
老实说,以学东西做为一部古装剧的卖点,本身就错了。
郭德纲早就说了,相声得先做到可乐,不然就太可乐了。
大家听相声图的是一乐,不是来受教育的,看电视剧也是。
当然,喜欢慢慢看,希望学东西的观众肯定有,但绝对不多。不然《清平乐》也不会开播以来分数一路下滑了。而且更没法解释为什么各种撒糖剧、偶像剧如此受欢迎,而近几年来叫好又叫座,被大家记住的古装剧有几个?
更别说,如果要看服道化,我看纪录片就好了啊,干嘛要看一部由网文小说改编的古装剧。
毕竟,就算我这种外围宋史粉,每次看到剧中与历史现实不同的地方,总有用红笔圈出来的冲动好伐。
比如,电视剧一开头,小皇帝找妈妈,就让历史粉们看的全身无力。毕竟正史上仁宗知道自己非刘娥亲生时,李昭容已经死了。
因为李昭容的下葬规格问题,丞相吕夷简还同刘太后起过强烈争执,吕夷简当时赤果果的威胁刘太后说,这是一件关系到今后刘家一门命运的事,刘娥才妥协了。
可电视剧里八贤王一副作死的样子,大喊谁家天下神马的,让人觉得他被软禁真是一点都不冤枉啊,这种政治敏感度傻白甜简直了,放宫斗剧里基本活不过三集那种。
更别说,刘娥的前夫后来成了她的干哥哥这么戏剧性的情节放着不用,为什么一开篇便要用夜间出城这么狗血的情节,还是为了凸显宋仁宗青年时期是如何中二,做事不靠谱?
而即便追剧到最后,一众仁宗粉们看到啥?看到皇帝对每一位后妃都情根深种?
这种博爱型男主在文学作品里很多,比如西门庆,比如龙傲天。但能得到大家普遍认同和喜欢的,不是没有,不多。我目前能想到的只有一个--贾宝玉。不过我不认为《清平乐》已经达到了《红楼梦》的高度。
而仁宗对自己钟爱的女儿,原书《孤城闭》的主角福康公主赵徽柔婚事的处置,又被广大网友吐槽圣父,纷纷建议剧名改成《爹道》。
什么都想要,通常什么都得不到,《清平乐》再一次用现实证明了这句老话。
其实,在对材料做取舍上,这的确是个大问题,也是个大难题。
举个栗子说,当年陈道明主演的《康熙王朝》,对二月河原著小说的改动有多大,只要读过小说的人都清楚,但为什么电视剧评审如此之高,收视如此之好?
这其中,编剧起到了很大作用。
看过原著小说的读者都应该知道,编剧砍了很多东西,朝堂,强调大阿哥和太子之争,索额图与明珠之争,后宫,主要说了惠妃与容妃两个,苏麻喇姑只能算一条副线。
看过几本清穿小说的人都知道康熙朝的德、宜、荣、惠四妃,每个人同康熙的故事都能编上十几集那种。光是宜妃一人便挑起了几部《康熙微服私访记》的大梁。更别说四爷的亲娘德妃,是多少清穿小说的主角。还有康熙的两位表妹,出身佟家的一位皇后一位贵妃,都很有的写。
更别说,因为《雍正王朝》被大家熟知的九王夺嫡,《康熙大帝》里面基本都没提,要知道康熙过世时雍正同学已经五十多岁了,不是小孩子,不知道多少戏可编。
但是,一部好的电视剧必须有所取舍,讲的东西太多,观众看的满脑糨糊之余,根本记不住。
在此还要奉劝那些苦口婆心劝大家看剧长知识的网友几句,略过《清平乐》中与史实不符的剧情不提,按下那些被大力宣传过的服道化中的BUG不表,单说看剧长知识这事,就让人忍不住想起自家年少中二时拚命安利别人看纪录片的往事。
做为一个纪录片深度粉,我从前有过苦口婆心安利纪录片是个多么多么好的东西,劝身边小伙伴看纪录片的脑残岁月。后来马齿渐长,终于清醒一点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也都有自己厌恶的。每个人都不能强迫别人必须接受并认同别人的观点、喜好。
最后顺带安利一本多年前出品的穿越小说《一品江山》,男主人公穿越到陈恪(河东狮吼成语的主人公)身上,自幼天资不凡,有过目不忘之能。还发明了炒菜、柑酒、竹炭,他与苏轼、苏辙是同窗,娶了两个美女做老婆,其中一个是苏小妺,中了状元,开了银行,教包龙图搞土地拍卖,还出使大理平定当地叛乱,与大理公主有一段情,出使辽国成绩显著,与皇后萧观音春风一度。误走日本时,与日本天皇相谈甚欢,日本皇后是他的脑残粉,在日本大展诗才之余,还获赠一个盛产金银的岛屿。他还开了一家翻译馆,找了一群大食学者译书,最后帮助原本在历史上籍籍无名的宋室宗亲赵综绩得到皇位的故事。
看上去如此玛丽苏的情节,在大神笔下写来,居然毫无违反和感,书中还提到许多宋朝的掌故,在个人看来这本小说才是科普宋朝风物的好书,且无论是情节设置、人物刻画,都比《清平乐》要靠谱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