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敦煌行,去看了一场《又见敦煌》的演出,其中有一个情节让我们印象非常深刻。
敦煌莫高窟历经千年的兴建,洞内由王公贵族和和地方豪门大族主持修建的塑像和壁画有千多个洞窟,精美的雕塑和壁画,确实是国之瑰宝。只是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一环,北宋、西夏和元代以后,开始没落,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兴起,这里就更加的荒凉破败下去。西北边陲之地,风沙漫天,一旦无人维护和修缮,洞窟很快就要被风沙掩埋和覆盖的。后来清朝的时候,有个道士王元箓辗转来到敦煌,刨开一个洞窟作为了自己的栖身之地,身为道士,他却成为佛教圣地莫高窟的保护神,四处奔波,苦口劝募,省吃俭用,积攒钱财,用于清理洞窟中的积沙。为保护莫高窟,他向各级官员求助,甚至冒死向慈禧上书。应该说他为了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和修缮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和贡献。
他有争议的原因来自于,他的求告都没有得到回应,毕竟在那样腐败盛行的大背景下,官员们哪里还有闲工夫来理会这样一个不受上级重视、还得劳民伤财的工程呢。事情的转机来自于一个偶然的发现。敦煌贫士杨某为文案,冬春间抄写道经以供发售,光绪二十六年(一说二十五年)初夏,杨某坐第16窟甬道内,返身于北壁磕烟锅头,觉有空洞回音,疑有秘室,以告圆箓。由此,一个藏有六万多册经书的藏经洞被发现,本来这是多大的一笔财富啊,可是这个道士却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将这些经书以几百两银子的代价卖给了英国人斯坦因以及日本人和法国人等。由此中国的宝物流落异国他乡。那么问题就来了,他到底该不该卖呢?
“又见敦煌”里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来表达对他愚蠢行为的鞭挞,无颜见地下的列祖列宗,一直被后人唾骂,虽然佛说能理解他原谅他,他也在极力表达他的无奈,希望得到救赎,可是谈何容易!
很多人对王道士表示了理解,因为那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一个小人物如何对抗大趋势?国家不管!地方政府不管!地方豪绅不出资!而敦煌壁画和塑像却在不断地氧化和褪色之中,它们急等着被修缮!而他卖掉了经书拿到钱正好就做了这件事啊!今天能开放的窟,那鲜艳的色彩基本也是清朝时重塑的,可见他还是有一定功劳的!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大家似乎同情他,理解他。可是我却不这么认为!窘迫困境我们一生中总会碰到,面临各种选择的机会更多,而眼光短浅、急功近利的人,肯定舍远求近,只顾眼前。理由则更充分,因为有些人活着已经很不容易了,还去谈上层建筑,会不会太奢侈了?王道士眼前的困境和发心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就像一个穷人有一所大房子,因为年代久远,装饰褪色,而狠心把祖上留下来的十世单传的宝贝拿出去廉价换钱修房子,这样的买卖还有人赞同吗?
人到中年,有没有人觉得要守住自我越来越难了?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我们往往活成了当初讨厌的模样。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还不是因为我们忘记了初心,忘了底线和原则,在艰难的生活面前,只剩下苟且,还自我安慰:一个人多渺小啊,怎么与生活抗衡!怎么与时代抗衡!当然,这样也是可以的,选择了开头,结局就会水到渠成罢了。可是却不要忘了,在这世间几十年,真正能让人的精神永留人间,惹人钦佩和敬仰的,却是那些在大是大非面前,守得住底线和原则,看得清自我,将信仰进行到底的人!伟人可如此,平民百姓亦可如此!
想起莫言的那篇小说《一棵白菜》,一个家庭的穷困真的已经到了极限,逼近年关,家里除了三棵白菜以外,再无值钱的东西。无奈之下,母亲咬牙决定把白菜给卖了。可卖白菜的过程却出了意外,那个挑剔的老太太惹得“我”不快,于是我故意给她多算了两毛钱。这事要搁在今天,真的不是事,可在那样的年头,两毛钱也是一笔巨款,老太太闹上门来,钱退了,菜还回来了,母亲哭了,她的泪不为贫穷而滴,不为年没法过而滴,她只为儿子因为意气用事不顾诚信和尊严而滴!这世间毕竟有很多比贫穷和无奈更有价值的东西,那是一种最难的自我坚守。
这世间最容易之事莫过于随波逐流,顺势而为,也正是因为如此,《五人墓碑记》中说: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是啊,无论你怎样身居高位,享有富贵,慷慨得志,最终还不是一抔黄土掩身名,唯独这五人声名显赫?无他,坚守自我与信念,不惧牺牲,慷慨赴死!其精神感天动地,浩气长存耳!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眼光短浅,善于自我安慰和放弃者,亦不过为自己的苟且寻得一借口罢了。
事情已经过去几百年了,这些洞窟现在得到非常好的照料,很多基本不开放了,可是从开放的洞窟来看,氧化得也很厉害。进到洞里,我们的呼吸和体温对它们都是种伤害。那佛像脸上的黑斑,壁画里着黑色衣饰的飞天,都在向我们证明,他们正在忍受的苦楚。除了再次修缮,我想并没有更好的方法保存他们。多年前王道士用杀鸡取卵的方式保护了他们一回,今天除了典籍已不在,我们还得重新来做昔日的工作,这又何尝不是对他当日行为的否定与嘲讽呢?一个人的取舍事关己身还罢了,一旦涉及国家和民族,那就是大事了,审之!慎之!